作者簡介
金庸,原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為香港著名的新聞工作者、社會活動家,飲譽中外的文學家。
查博士畢生從事新聞工作,是華人世界中成就卓越的資深報人。早期曾在上海《大公報》、香港《大公報》和《新晚報》先後當過記者、翻譯和編輯。
於一九五九年,親手創辦了香港《明報》,之後又相繼創辦了《明報月刊》和《明報周刊》,並在新加坡創辦了《新明日報》,在馬來西亞創辦了《新明日報》。一九五九年至一九九二年,擔任香港《明報》社長、董事長、名譽董事長。在此期間,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出版有《香港的前途》等政論集。一九八一年獲英國授以「英帝國官佐勳銜」(OBE),
一九九二年獲法國總統授以「榮譽軍團騎士勳銜」,獎勵其在新聞事業、政治評論、文學創作及文化交流各方面的貢獻。
查博士於七十至八十年代,擔任香港廉政專員公署市民諮詢委員召集人和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委員。自一九八五年至今,還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在文學創作上,查博士著述甚豐,迄今為止他已寫下了十五部長篇小說,分別為:《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越女劍》。其中多部小說已譯成英文、法文、泰文、越南文、馬來文、朝鮮文、日文等多國文字,在海外
出版發行。同時,這十五部作品均被改編為電影、電視連續劇、廣播劇、舞臺劇等,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演。於五十年代下半葉至六十年代初,曾擔任香港長城電影公司的編劇和導演,創作了十餘部電影劇本,其中《絕代佳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金章獎。此外,還為報刊雜誌撰寫了大量的隨筆、散文、電影短評和戲劇評論。
在學術研究上,查博士研究涉及法律、歷史和佛學諸領域,曾發表多篇論文,如《色蘊論》、《袁崇煥評論》、《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全真教考》等等。他於香港大學設立了「查良鏞學術基金」,並擔任主席,邀請各國學者定期舉行學術講座和研討會。自八十年代至今,先後獲得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日本創價大學授以博士學位,並獲得香港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
學、中國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杭州大學聘任為名譽教授,以及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慕蓮學院、英國劍橋大學魯賓森學院及李約瑟研究中心和新加坡東亞研究所。其中多部小說已譯成英文、法文、泰文、越南文、馬來文、朝鮮文、日文等多國文字,在海外出版發行。同時,這十五部作品均被改編為電影、電視連續劇、廣播劇、舞臺劇等,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演。於五十年代下半葉至六十年代初,曾擔
任香港長城電影公司的編劇和導演,創作了十餘部電影劇本,其《絕代佳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金章獎。此外,還為報刊雜誌撰寫了大量的隨筆、散文、電影短評和戲劇評論。
內容簡介
這書是作者「射鵰」三部曲第二部,情節故事與人物都緊承《射鵰英雄傳》。小說以南宋末年宋與蒙古之間的民族戰爭為背景,以楊過從頑童成長為一代英俠的經歷為線索,描繪了當時天下武林各派的紛爭。反映了漢族人民對蒙古侵略者的反抗與鬥爭。
南宋理宗年間,嘉興南湖一帶發生了一起仇殺,赤練仙子李莫愁因昔年曾失戀於陸展元,十年後赴來復仇,陸家幸遇武林前輩搭救,趕走李莫愁,才免受滅門之災。一個叫楊過的少年乞丐在觀看這場惡鬥時,中了李莫愁暗器上的劇毒,生命垂危,被偶然過路的「天下武功第一」的西毒歐陽鋒相救並收為義子。接著楊過又與正在江湖上行走的大俠郭靖、黃蓉夫婦相逢,郭靖認出他是自己的結拜兄弟楊康之子,便助他養傷復元,後又帶他到隱居之處桃花島傳授武功。但郭靖夫人黃蓉卻因當年楊康認賊作父、殘害忠良,楊過本人又天性狡儈倔強,與自己女兒郭芙、徒弟武修文兄弟不和,不願將楊過留在身邊,以免養虎貽患。
郭靖無奈,只得將楊過送到終南山全真教門下,拜全真教第三代高手趙志敬為師。趙志敬心胸狹窄,因曾大敗於郭靖之手,遂移恨於楊過,指示其徒鹿清篤折磨楊過。楊過忍無可忍,以義父歐陽鋒傳授的絕技蛤蟆功重創鹿清篤,反出全真教,逃下終南山。為逃避趙志敬的追捕,楊過誤入全真教的禁區終南山下的「活死人墓」,被墓中隱居的古墓派掌門人小龍女和面丑心善的女僕孫婆婆相救。小龍女年長楊過數歲,她憐惜楊過年幼孤苦,遂收楊過為徒,傳授他古墓派武功。
轉眼數年過去了,這天,小龍女的師姐李莫愁為了盜取古墓派至上經典《玉女心經》,闖入古墓。楊過與小龍女共御強敵,但終因小龍女受傷在前而敗於李莫愁之手。小龍女破逼無奈,只得放下斷龍石,關閉古墓出
口,鑽進師父為自己準備的石棺中,準備與李莫愁同歸於盡。但在棺材中卻意外發現了古墓的秘道出口,小龍女與楊過死裡逃生,出了古墓,經過這場生死考驗,楊、龍二人感情漸漸發生變化,由師徒之誼發展成了刻骨銘心的愛戀。
但好事多磨,楊過與小龍女在終南山下被歐陽鋒和全真教道士衝散,為了找尋小龍女,楊過漂泊江湖,無意中在華山遇上了丐幫前幫主北丐洪七公,接著歐陽鋒也為找尋楊過來到華山。洪、歐陽二人是幾十年的宿敵,一見面便互施絕技,鬥在一起,西毒歐陽鋒使出蛤蟆功和逆學九陰真經悟出的奇特武功,北丐洪七公施展自己的拿手絕學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打得難解難分,楊過在旁觀戰,從中悟出了許多武學的奧妙,受益菲淺。洪、歐陽二位絕世高手在華山之顛苦鬥四天,彼此都十分欽佩,最後終於化敵為友,相抱長笑,力竭而死。楊過灑淚掩埋了兩位武林前輩,信步下山。
一日他來到大勝關陸家店,正遇郭靖邀請中原武林高手在此大辦英雄宴,準備推舉武林盟主,以便率領天下武林中人相助南宋軍民抗禦蒙古人侵。宴會中間,蒙古國國師金輪法王及其弟子前來搗亂,楊過出於義憤,施計嚴懲了金輪法王的弟子,並與偶然漂流至此的小龍女聯手,打敗了金輪法王,為中原武林爭了一口氣。但當二人公開自己的愛情時,卻引起軒然大波,受到了大家的嘲笑。黃蓉勸小龍女,要她和楊過中斷這種戀情,以免亂了師徒之序,引起世人辱罵。小龍女為了自己心愛之人不被人輕視,聽從黃蓉的勸告,再次出走。楊過為了尋找小龍女,歷盡千辛萬險,終於在絕情谷找到了小龍女,但自己卻被帶有劇毒的情花刺傷。為求得解藥,楊過受到了絕情谷女谷主裘千尺的要挾,裘千尺要楊過帶郭靖、黃蓉的人頭來換取解毒丹藥。楊過此時已知道自己的父親楊康死於黃蓉之手,便答應了裘千尺的要求,趁機報殺父之仇。
楊過與小龍女來到襄陽,此時襄陽戰火正濃,郭靖正率領軍民抵禦強敵,頑強奮戰。楊過雖然身負血仇,但終於被郭靖為國為民的大俠風範打動,國恨戰勝了家仇與郭靖聯手並肩抗擊異族的侵略。楊過情花之毒未解,右臂又被郭靖之女郭芙失手斬斷,小龍女在全真派高手圍攻、身負重傷後,又被魯莽的郭芙用毒針刺傷,命在旦夕。楊過雖然得到了解藥,但知小龍女重傷無救,不願獨活人間,將解藥拋下萬丈懸崖。小龍女為了保全楊過性命,瞞著楊過,捨身跳崖,臨終之前留下遺言,要楊過保重自己,十六年後夫妻在此相會,楊過信以為真。
十六年中,楊過苦修武學,並融各家各派之長,自創黯然銷魂掌,進入一流高手之列,他與一隻神奇的大雕為友,飄蕩江湖,除暴安良,排難解紛,多次暗助南宋軍民抗擊蒙古人侵,俠名遠播天下,人稱神雕大俠。十六年之期已到,楊過滿懷渴望和思念之情來到了絕情谷,但哪裡有小龍女的影子!他這才明白了小龍女的苦心,頓時萬念俱灰,縱身跳下山崖。不意崖下是個深水潭,潭底冰窖與一個幽谷相通。絕望的楊過發現小龍女竟在這個幽谷之中。原來小龍女當年跳下深潭後就發現了這個幽谷,深潭的千年玄冰醫好了她的重傷,只是絕崖高逾萬丈,無法出去找尋楊過。二人經過生生死死,終於在此相會,本打算在幽谷中安靜廝守,卻發現了黃蓉等人找尋楊過留下來的繩索。於是二人攀繩而上,重返世間。此時蒙古皇帝正調集人馬,猛攻襄陽,郭靖帶領軍民浴血奮戰,危急關頭,楊、龍二人及時趕來,經過激戰,楊過擊敗了金輪法王,並以飛石擊斃了蒙古皇帝蒙哥,為襄陽保衛戰的勝利立下首功,戰事結束,楊過、小龍女告別郭靖等人,帶著神雕,悠然遠去。
主題分析/探討
為什麼主題取名為『神鵰俠侶』?
書日主角是楊過與小龍女。楊過一生經歷無數,更巧合在一次的危難中發現了由前輩武林高手獨孤求敗所養下的一頭巨鵰,更一見如故,與巨鵰是師、是友、是知己,使楊過在巨鵰身上得益不少!從此以後,他倆形成了形影不離的局面。所以,該巨鵰有靈性及實力不凡,不但會助人渡過危難中,稱上神鵰的確有根有據。
而另外,何為情侶?當然指一男一女的兩個人,而他們在武林上為民請命,見弱扶持,見惡剷除。而書中記載楊過在年長後,經過多次的奇遇,學會了有過人的武藝,因與小龍女分開十八年間,處處行善除惡,被當時的人稱之為一代大俠,雖然小詫女在一生次中似乎未為武林盡上全力,但在最後因楊過而頂力助襄陽守城,而且她內心善良,而且未做過任何壞事,在武術上都有過人的詣藝,所以足與楊過稱之為俠侶。
不久,楊過與小龍女退隱人煙,同時間帶著神鵰,被人視為人間仙侶,懷念而稱為神鵰俠侶。
看完全書後,對起『俠侶』二字有點疑惑。為什麼?當然是想起以『射鵰英雄傳』或其他大作時,發現當中的大俠都是忠誠踏實,與本書的楊過放任無懼,行為奇獨有所不同。楊過年小時,一直不守於規律,所以不時闖下了彌天大罪。例如在『全真教』中未得準許下另拜古墓小龍女為師,這是破壞了當時武林規則。再者,又與小龍女終日相處,生下情根。但是愛上師父,也是當時的一大問題,是破壞當時婚姻觀念!最後在小龍女以他年齡大的情況下,也不合於當時嫁取的對象情侶。但是,楊過并不重視別人的眼光,反而敢於嘗試。最終,排除一切的困難,向著目標做,與心愛的人一起。從這可以看得出楊過與小龍女有著無比的勇氣,勇於嘗試,的確是一對當時新奇人。的確與主題的『神鵰俠侶』有不可分離的吻合!
人物性格分析
楊過-一個自小無父無母的兒童,在當時的亂世中形成了一種天生天養的本能。所謂的天生天養是指他從亂世中適應力頑強,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當時的他是一個少年人,性格開神,在世上無怕無懼,當然也是一個頑皮而心術不正的好動少年,可是,在好動之餘也帶著一股邪念,更是不受拘束的自傲。由他被郭靖和黃蓉收養後,出於黃蓉對楊過父親的不滿,而楊過給她的感覺也是邪氣的,所以事事提防,無心教導武術之意。使楊過的自傲加勵,他原以對世有股不滿之意。在此事後,更認定了除了郭靖之外,無人可信,無人可靠。但是,不久郭靖好意送他上全真教學藝,但反而令楊過誤以是郭靖對他的排斥。另外,在全真教的受人所辱,得不到教導,即導致對所有人懷上恨意。覺得自己在人世上,是多餘的一個。因而培養成拼死抵抗的精神。後來,在『古墓』的小龍女好心收留後,才發現出現了生命中的一點點曙光。可是,他本性是難免安靜,天生好動而好勝的本性使他無時無刻不想念外邊的花花世界,剛好與自小平淡好水的小龍女成一大對比。他一心鋤強扶弱,也希望有天可能成為武林上的大人物。好強的本性使他改變了小龍女的生活。在日夜相對的情況下,對小龍女生了愛意,相方深深愛上。楊過幸是個用情專一,不被任何女性所困,只忠情於小龍女……
有言說『人不風流不少年』。可是,隨著年紀的成長,楊過的浮誇性格漸減,反而接觸事物多了,而學會了人情世故。雖然一生的曲折離奇經驗多,戀上他的俏麗少女也不少,可是他能專一愛著小龍女。証明了他行事雖瘋狂,但明白自己的目標,困難重重也是咬緊牙關忍過去,肯堅持終成為一代大俠。
而且,在四十來歲,重遇貝龍女後,楊過的的確確的成長了,變得泠靜而看破紅塵,放棄了一切名利,功名,與小龍女隱身世外,過著神仙的生活…..
由以上便可以看出楊過一生,雖自小缺乏親人的愛護,變得孤癖自傲,對世懷恨,各來自行自素,任性而不理別人。幸本性并不壞,漸漸成長後,了解到一切的人情世故學會了體量及關懷,最終更看破紅塵,成為人人歌頌、名傳千古的一大豪俠!!!
寫作手法欣賞
該書是作者力作之一。它集文學性、藝術性、傳奇性、趣味性於一身,表現了作者組織情節、運用語言、塑造人物的高度技巧。情節變化無窮,妙趣橫生;敘述明晰流暢,人物對白極富個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說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突出特色,主要人物言行事跡既不失傳奇色彩,又符合個人性格特點,其中如楊過的偏激狂傲、灑脫不羈;小龍女的純潔淡泊,不染塵俗;黃蓉的智敏機變;郭襄的純情無暇等等,無一不栩栩如生,如臨目前,郭靖的忠厚剛直、義肝俠膽,既繼承了《射鵰英雄傳》中的性格基調,又有新的發展,特別是把郭靖的性格置於民族鬥爭之中去刻畫,突出表現了他「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形象。總之小說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相當高的程度,是整個當代漢語文學的優秀作品。
金庸先生的這套作品太值得我欣賞了。因為無論是在曲折離奇的內容上邋是描寫手法上、抒情手法、人物性格創作方面,都是出神入化。使人一旦看上手,便像有種魔力的吸引,必要把全書細閱一片才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內容的一環扣一環,使讀者看得真有點想入非非!
但是,我最為欣賞的是金庸先生在這套小說中,描寫成份和人物創作及內容結構。先談談人物創作吧!『神鵰俠侶』中,他努力下制仍了幾十個武林高手,,而卻每位都是與眾不同的,而且性格各有千秋,獨特無比。例如楊過的專情放任,無拘無束;小龍女的泠淡美麗,不被世俗所染,動人心弦;郭襄的頑皮俏麗,天真無邪;而在奸角方面,金輪法王的對武熱愛,無惡不作;蒙古三王子的野心遠大,不斷收兵買馬;李莫仇的處處作惡,視殺人為樂。這都是故事中的一大特色,,使讀者看得如癡如醉!
另外是描寫成份,金庸先生在這套小說中描寫得細緻動人,不管是在場景內、風景中、人物俏像中,武功的技術中,都一一描寫得像活的一樣。使讀書都像目睹一切文字幻變成的聲色動全齊的真實情況一樣,難以忘記,不用有過目不望的本領也必會看一次後永留在腦海之中。
最後,當然不可以遺忘的還有故事的結構,故事不時用上陳述,或在故弄懸虛,幾事一起並列描寫,結局往往出人意表,使我們看過目定口呆,真有了不起的本領!
讀後感
看完『神鵰俠侶』後,對書中描述的武功、俠客豪氣真是羨慕極了。可是卻想到中國人一直有股陋習,便是人與人之間不夠信任,把自己一生的成就都有所保留,待到而年歸世時,成就心得只好帶到黃泉去了。這不禁使一些學問心得都給埋沒了。從此消聲匿跡……..
雖然『神鵰俠侶』中描述的武功術數誇張而行,當然不是事實,但武術始終是有的,而且可以強身健體。可是,也不知道是沒有人肯傳授,還是沒有多少人肯花下時間去學習,一門一門的武術已經所剩無幾。不管是武術,而學術也是一樣。中國人在學術上的起步很快,思想頭腦也十分靈活。可是,卻因為人們的眼光不能遠大,導致家家自掃門前雪,使外國追過了頭。當年的中國人還經常自欺欺人,不求追趕,反而終日入權力而享樂,浪費時間。回眼一看,中國由古至今的轉變十分大。中間也經過無數的努力才做到。例如在清未以後,中國被外強侵略,欺壓得入肉三分,不!就是永永遠遠的刻骨銘心。可是,卻無力抗衡。反而花時間花心血去打內戰,真是令人痛心。中國把學術、經濟停留了近百年,難怪努力至今,也只是追趕不多……
另外中國人、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大家還不是同住在地球嗎?大家還不是人類?可是,大家的眼光太短絀了,只懂把國界分開,不斷的互相競爭。本來,有競爭才有進步。可是,競爭的都是卻是武器,可以把人類生命奪走的強大武器,例如原子彈,核子彈等…..要是,,大家能把這些心血、時間放在改善人類生活上,我相信科技的進步將不止如今的成就。可是,有多少人能明白呢?明白了也會做嗎?人都是一群自私而有爭鬥心的高等生物,可是卻永遠忘了自是還是個人類!
最後,閱畢『神鵰俠侶』後,也不禁嘆了一口氣。書中描述的愛情雖是平淡,但總是專一而幸福的。並不像現在的人,合者來,不合者散。年輕的一代經常很早便結婚,但也很快的離婚,大家之間便少了個溝通、相處,少了個互相了解、關懷,更少了個深思熟慮、互相遷就。大家視婚姻如無物,一紙的愛情並不可靠。大家根本未想過結婚的意義!那麼,這樣的話,離婚是遲早的事……
有句說話挺好的,是『為對方祈求,而不是向對方要求』。現在不少情侶總要求對方能力辦不到的事,或是要花一大批金錢來作娛樂,這不是很無稽嗎?娛樂花上這麼多的金錢,難道妳不明白自己正在把娛樂建立在一些窮人身上?因為他們在最根本的吃喝都沒有,妳卻正在浪費,不感到羞恥嗎?
請不要再迷糊了,多留意點身邊的事物,關懷身邊的人吧!因為,,這一切都不一定是必然的喲!!!!
結局改寫
看畢全書,我感到結局總有點美中不足。(以下是一點創作)
話說到楊過在襄陽一戰後,大敗蒙古軍,把三王子從馬上擊下,並殺死。從此以後,民心所歸,各路英雄豪客都頂力相助,以楊過和郭靖為首,努力抗戰。而在朝廷的一些亂臣賊子被楊過和小龍女一一剷除,使朝庭庸官都人心惶惶,不敢貪污或行惡事,而大部分庸官都一夜間自動請辭。黃帝大受啟發,發奮起來,大力相助襄陽軍,使襄陽人人士氣大增。各方無論是以往的旁門左道,還是武林名人,都盡力相助。最後一役,黃帝親身領軍,到襄陽一同出發,把蒙古軍擊退至千里之外,而且蒙古軍死傷過半,潰不成軍。從此再無法再入侵中國。襄陽軍大獲全勝,正當論功封軍時,楊過當上了全國大將軍。並把一生所學的武術毫不保留傾囊相授。使不管是城中的士兵,還是平民百姓,都學會了這位名留千古的大俠武術。從此以後自強起來,成為前所未有的一大盛國。各方俠客也當楊過為榜樣,把自己的一生成就公開於世。學術、武術得以上到最高峰..........
也就在這時,楊過和小龍女放棄名利,一起退回古墓中過著一些平淡而快樂、浪漫而幸福的生活。....
『目錄』
1)作者簡介
2)內容簡介
3)主題分析/探討
4)人物性格分析
5)寫作手法欣賞
6)讀後感
7)結局改寫
8)製作書簽
閱
書
報
告
中四乙
陳衛文
二號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