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直為經過行處樂,不知虛度兩京春。
去年餘閏今春早,曙色和風著花草。
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並在長安道。
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
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鞦韆。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遠看驪岫入雲霄,預想湯池起煙霧。
煙霧氛氳水殿開,暫拂香輪歸去來。
今歲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春日出苑游矚(太子時作)
三陽麗景早芳辰,四序佳園物候新。
梅花百樹障去路,垂柳千條暗回津。
鳥飛直為驚風葉,魚沒都由怯岸人。
惟願聖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
春台望
暇景屬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極千里際,山川一何壯。
太華見重巖,終南分疊嶂。
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
佳氣滿通溝,遲步入綺樓。
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綠洲。
太液池中下黃鶴,昆明水上映牽牛。
聞道漢家全盛日,別館離宮趣非一。
甘泉逶迤亙明光,五柞連延接未央。
周廬徼道縱橫轉,飛閣回軒左右長。
須念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後焉能恤。
為想雄豪壯柏梁,何如儉陋卑茅室。
陽烏黯黯向山沉,夕鳥喧喧入上林。
薄暮賞餘回步輦,還念中人罷百金。
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
乾道運無窮,恆將人代工。
陰陽調歷象,禮樂報玄穹。
介冑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言談延國輔,詞賦引文雄。
野霽伊川綠,郊明鞏樹紅。
冕旒多暇景,詩酒會春風。
春中興慶宮酺宴
九達長安道,三陽別館春。
還將聽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戰要荒服,無刑禮樂新。
玉斝飛千日,瓊筵薦八珍。
舞衣雲曳影,歌扇月開輪。
伐鼓魚龍雜,撞鐘角牴陳。
曲終酣興晚,須有醉歸人。
賜道士鄧紫陽
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
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
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
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眷言思共理,鑒夢想維良。
猗歟此推擇,聲績著周行。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佇康。
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
講學試誦論,阡陌勸耕桑。
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
求名跡易見,安貞德自彰。
訟獄必以情,教民貴有常。
恤惸且存老,撫弱復綏強。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萬方。
答司馬承禎上劍鏡
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
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
寫鑒表容質,佩服為身防。
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登蒲州逍遙樓
長榆息烽火,高柳靜風塵。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潛龍地,今為上理辰。
時平乘道泰,聊賞遇年春。
黃河分地絡,飛觀接天津。
一覽遺芳翰,千載肅如神。
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觀拔河俗戲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過大哥山池題石壁
澄潭皎鏡石崔巍,萬壑千巖暗綠苔。
林亭自有幽貞趣,況復秋深爽氣來。
過晉陽宮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餘。
林塘猶沛澤,台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歎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過老子廟
仙居懷聖德,靈廟肅神心。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沒,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後,空餘松柏林。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廣學開書院,崇儒引席珍。
集賢招袞職,論道命台臣。
禮樂沿今古,文章革舊新。
獻酬尊俎列,賓主位班陳。
節變雲初夏,時移氣尚春。
所希光史冊,千載仰茲晨。
7餞王晙巡邊
振武威荒服,揚文肅遠墟。
金壇申將禮,玉節授軍符。
免冑三方外,銜刀萬里餘。
昔時吳會靜,今日虜庭虛。
分閫仍推轂,援桴且訓車。
風揚旌旆遠,雨洗甲兵初。
坐見台階謐,行聞襖祲除。
檄來雖插羽,箭去亦飛書。
舟楫功須著,鹽梅望匪疏。
不應陳七德,欲使化先敷。
經河上公廟
昔聞有耆叟,河上獨遺榮。跡與塵囂隔,心將道德並。
詎以天地累,寧為寵辱驚。
矯然翔寥廓,如何屈堅貞。玄玄妙門啟,肅肅祠宇清。
冥漠無先後,那能紀姓名。
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歎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傀儡吟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因為李隆基所作的詩句太多太多了,所以只能夠提供他所作的某一些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