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門事件 ~ 「寧祿行動」
Princess Gate ~ Operation Nimrod
 

         1980年4月30日,6名來自阿拉伯斯坦解放民主革命運動組織的武裝恐怖份子佔領了位於王侯門16號(Princess Gate)的伊朗駐倫敦大使館,挾持20多名人質,要求伊朗當局在5月1星期四日正午12時之前釋放91名囚犯,當夜,恐怖份子與倫敦警察透過新聞界取得接觸。星期三晚上,一名生病的伊朗藉婦女獲得釋放,隔天清晨,另一名生病的英國人亦被釋放,同時恐怖份子同意將期限延遲至星期四下午2時;雙方交涉一直持續至星期六方有重大突破,恐怖份子同意再釋放兩名人質,令到恐怖份子手上人質數目減至16人,作為交換在廣播中宣佈他們所欲達到的目的,直至星期日為止,恐怖份子及倫敦警察雙方都24小時不停地進行交涉,並且有所進展,氣氛亦一度緩和,而星期日中午更有一位病得極為嚴重的人質被釋放。然而到了星期一,由於恐怖份子的要求仍未能達到,恐怖份子的情緒開始出現不穩,當日下午1時30分,恐怖份子突然打死一名大使館工作人員作為對倫敦警察的威嚇,晚上7時,一具屍體從大使館扔出,當局認為此事已不能以和平手段解決,於是決定當天(5月5日)晚上7時26分-即26分鐘後,SAS正式採取行動,攻入大使館!
 


       
這次解救行動代號為「寧祿行動」,出動三組作戰人員,每組為4人小隊,共12人,每一個SAS隊員都穿著黑色的連身工作服,頭部戴上S6型防毒面具及頭套,身穿防彈背心及放置裝備的戰鬥背心,部份隊員更因應任務需要而帶上鐵鎚,手持MP5A3衝鋒鎗,部份附有H&K原廠出品的專用電筒,以提供足夠的光源,而從屋頂游繩垂降的隊員腰部則配戴游繩專用的腰帶及繩扣,腳部著上戰鬥靴,這一身黑色的打扮令人望而生畏。

       
7時23分--行動前3分鐘,8名SAS隊員以2人一組的方式由屋頂的後方游繩而下,其中兩組下降至地面,另外兩組下降至二樓露台,頭兩組共4名隊員很順利地滑下,但第三組的其中一名隊員卻被繩索卡在中間,而另外一支4名SAS隊員的突擊分隊亦已爬至大使館正面,同時,警方也利用電話與恐怖份子進行交涉,企圖引開恐怖份子的注意力。突然間,SAS隊員向大使館投擲了震撼彈,並同時以爆破方式破壞大使館的門窗,由於有隊員被繩索困於窗口附近,隊員只好以鐵鎚打開窗子,進入大使館內,部份大使館建築物陷於火海之中,此時那名被困在繩索上的隊員已切斷繩索,及時落在大使館的露台,免於被活活燒死。

 

       
        SAS隊員進入大使館後,便立即衝向人質所在的位置,於二樓窗台進入大使館的組員強行攻進一間預算有人質但卻空空如也的房間中,而房門更被鎖上,因而浪費了不少時間。下降至地面走廊的組員立即以人質所在的電傳室為目標進行房間搜索,並且在一樓的梯間射殺一名恐怖份子;在大使館樓上的電傳室內,恐怖份子開始發狂並開鎗射殺人質,造成一名人質當場死亡,兩名人質受傷,恐怖份子的首腦奧恩則於二樓被射殺,SAS衝進電傳室,迅速射殺兩名恐怖份子,第五名恐怖份子打算扮成人質逃走,結果被認出而且立即被射殺,最後一名恐怖份子卻成功躲在人質中間作為掩護,由於經過六天的圍困,「斯德哥爾摩候群症」出現,人質和恐怖份子之間產生了某種親近的心理,以致部份人質和恐怖份子配合,使得最後一名恐怖份子順利逃出,下落不明。整個行動僅持續了十一分鐘,結果一名人質死亡、兩名人質受傷、十四名人質安全獲救、五名恐怖份子被射殺及一名恐怖份子逃脫。

       
另外,這次事件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1. 六名恐怖份子中五名被打死,更傳言其中一名恐怖份子身中八十多鎗,因此SAS招來了過分殘酷的批評,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人質的性命安全肯定比恐怖份子來得重要,只有解救人質才是第一要務,而這次事件更是充分表現了這一信條,足以作為其他部隊處理人質挾持事件時的參考。

           
    二、這次行動的整個過程,一直都在電視上直播,雖然對行動並未造成任何影響,但卻極有可能在電視上透露了警方的行動而使行動失敗,因此各國的特種部隊應以此為借鏡,行動時同時注意電視台的情況,以免破壞了行動的隱密性,不但令行動失敗,更危及人質和隊員的性命。
    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