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饕餮之徒日葛洛
亞多幣是全世界最強勢,最穩定的貨幣。我的銀片(銀河萬通植入晶片)中的金額連好好吃一餐也不夠,只好用上12BY出神入化的電腦入侵技術。它對增值機隨便弄了一下,我馬上變了一個小富豪。
(大家應該有疑問:怎麼12BY能隨意入侵各個系統?這是因為它沒有機器人規則之故。普通機器人根本不敢碰增值機這些重要的設備。而這些裝備對人類來說太複雜了。)
動物保護協會大行其道,全宇宙剩下一個依然允許全面發售天然食物的國家:亞多;就算是天然食物的發源地火星帝國也已經完全禁售了天然食物。聞到餐廳門外的香味,我立刻想到我的學校。我的童年。
我垂涎三尺,立刻進去那家「太陽餐廳」。太陽帝國的首都,日葛洛城,在動物保護協會之前,是全世界老饕的聖地。日葛洛船長發明了壓縮保鮮技術,自此,飛船上的人再也不用吃噁心的脫水食物。(不過,現在已經全面倒退為分子合成食物。)
餐廳面積不大,我們才進去,腦裡就出現一把聲音:「一人和一機器人?」我回答:「對。」
一張長躺椅、一張桌子、幾塊隔板自動移動,剛好圍住了一個牆邊的空位。
隔板真是人類的一個重要發明。以前的牆壁,由木、石、混凝土到貝基,一直都尋找不到完全隔音、隔光、堅固的物料。好不容易有了力場,可是又要以電力源源不絕維持。
眾所周知,碩達發明了貝體。它能完全阻隔核輻射,從此,人能才能完全駕馭核能。這也令獨立革命時代結束──已經沒有任何大型武器能威脅別人了。剩下最普及的武器就是爆破槍了;可是威力太少,難成大器。(碩達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可惜被暗殺了。)
當敵方的核彈飛至,另一方便會發射厚厚的一層貝體包裹之,以阻擋其輻射的威力。但貝體造價昂貴,因此始終未能廣泛使用。
碩達的兒子碩言繼承父志,精研貝體,終於發明了「貝思」,一種便宜的,又能隔擋輻射的物料。當然,一切皆有代價。爆破槍能長驅直入厚厚的一層貝思,所以現在爆破槍依然普及。
隔牆也是碩言發明的。最裡面的一個核融合力場發射器,由一層貝思包裹;外面再覆蓋貝基,便為隔牆。現代的隔牆還有驅動系統,能自動移動(就如力車)。(貝思包裹的核融合發電器成為「碩言機」;碩言本人已經證明了碩言機體積不可能再縮小,所以很多比較小的電器還要靠外來充電。)
關於貝體、隔牆這些,實在是一整天也說不完。例如安全問題等,太過複雜,我也不詳說了。
我們進入了這「房間」,立刻外面的嘈雜聲都消失了。我點了迷盧荷的最新專輯,然後點了幾味昂貴的菜。
不一會,天花板便打開,吊下一碟精緻的前菜:日葛洛蝦。它們爽滑多汁,而且味道一流。調味料應該是李波葉。李波葉的味道非常複雜,沒有吃過的人很難了解。
在我享受味覺盛宴的同時,迷盧荷的歌聲也徐徐傳來。她現在已經三百庚了,但看起來丰采依舊,跟二十多庚差不多。她在二百六十一庚時被發掘其歌唱天份,自此紅遍全世界。
與此同時,第二道菜也來了:熱騰騰的野菌湯。日葛洛菜以香料繁多而著名於世,其中表表者當然是李波葉。不可忽略的有佛呵:它有點甜,但卻很鹹,被稱為是「鹽精」。一種稀有的礦石(忘了名字)能神奇地消除佛呵的鹹味。而這樣加工過的「甜佛呵」能提供天下最香的甜味。
日葛洛菜為人詬病的是其過量的肉。比如野菌湯,名為野菌,實際上一半是肉。這是日葛洛探險時常常缺肉的緣故。
一提起迷盧荷,大家都會想起其多變的嗓音。在前段,她才以男女聲對唱了一大段,聽起來跟四個人無異。而且最神奇的是這些聲音聽起來非常自然,完全不像是模仿的!有偵探記者一直懷疑這些聲線都不是迷盧荷本人的,直到親耳聽見,才嘖嘖稱奇而歸。
主菜來了。日葛洛菜的變奏很多,但主題只有一個:肉。日葛洛崇尚濃味,憎恨清淡,故這道牛排也不例外。這汁是「太陽汁」,我的學校也用它,不過學校的味道明顯相差一大截。
光靠多變的嗓音,是不能風靡四十載的。迷盧荷的音樂才華也不容忽視。她的風格多變,有音樂專家作過統計,共有十四種之多;很多新冒起的歌手都承認受她影響深遠。這張專輯是所謂的「迷幻舞音樂」,配合味蕾的刺激,令我完全忘卻現在身在何處,甚至連剛逃過火星的鬼門關都不記得了。
最後的壓軸甜品當然少不了甜佛呵。拜新技術所賜,我吃到味道分為一層層的冰淇淋。這種食物是日葛洛最愛的甜品,甚至連柳守遠(非我,乃永帝)也十分喜好。
總而言之,日葛洛菜深受母星菜影響,以致保留了很多滋味的傳統。大家如果到亞多一遊,千萬不要吃日葛洛菜。吃完之後,你再也不會忍受分子合成食物。
步出太陽餐廳,兩個小時已經過去了。12BY道:「現在你滿足了,但是我……真是可惜。去分子傳送器處吧?」
分子傳送器看上去沒什麼的,就是一塊薄膜。逕直走進去就是了。我唯一的感覺就是這五十亞多幣浪費了。這感覺跟隨便走過一道門一樣,毫無特別。難怪它如此受歡迎。
我們由市郊到達了市中心(之一)。市政府位於此地,商業中心亦然。12BY指著旁邊的服裝店:「不如買件新潮的調溫服吧?你這身打扮一看就知道不是亞多人。」
我道:「那又如何?我跟這衣服可是有很大默契的。」
同時,調溫服也微微發溫,以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