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 值得花心思欣賞的文章

Page 2
聰明的上帝 科學家和詩人 最重要的七件事 九十九個髮夾

Previous Page    Table of Content     Next Page


聰明的上帝

在猶太教的安息日裡,依規定每個信徒都不可以作事,連按電梯鈕都是不行的。

可是有一位很愛打高爾夫球的長老,在一個安息日裡實在是手癢難耐,於是決定 偷偷地去打九個洞就好。

長老到了球場,一個人都沒有,他非常高興沒人會知道他偷偷地來打球。

這時天使看到他不守教義,就去跟上帝告狀;上帝說他一定要好好懲罰這位長老。

四個洞過去了,長老打出空前的好成績,幾乎洞洞一桿進洞;長老好高興。

天使又去找上帝,上帝說知道了。長老九個洞打完了,幾乎都是一桿進洞;

於是長老決定再打九洞。天使又趕緊去找上帝,問道:「懲罰在哪裡呢?」

上帝只是笑笑不語。

終於打完十八個洞,情況還是一樣的好得不得了。

長老簡直樂死了,喜滋滋地收拾球具準備要回家了。

這時天使忍不住了,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你所說的懲罰嗎」

上帝笑笑的回答說:「你想想,他能去跟誰說去?」

Top


科學家和詩人

一個科學家跟一個詩人同搭乘一輛火車,兩人互不認識。

科學家對詩人說:「你要不要玩個遊戲?」

詩人看了看科學家,沒有答腔。

科學家繼續說:「我們互相問對方問題,答不出來的要給5元,怎樣?」

詩人想說可能很不容易贏科學家,於是婉拒了。

科學家仍不死心的說:「這樣子好了,
如果是我答不出來,就給你50元,這樣可以了吧?」

在金錢的誘惑下,詩人於是答應了他。

科學家問:「地球到月亮之間有幾公里?」

詩人答不出來,直接拿了5元給科學家。

接著,詩人就問:「什麼東西上山時是四條腿,下山時是五條腿?」

科學家迷惑地看著詩人,拿出了幾張紙,開始在上面計算著,

一直到了火車到站的時候,他還是算不出答案是什麼,

於是他拿了50元給那詩人。

科學家就問:「那答案是什麼?告訴我吧。」


只見詩人默默不語,拿了5元給他,就這樣走了。

Top


九十九個髮夾

一個很好的人生哲學也可以有點搞笑

國王有七個女兒,
這七位美麗的公主是國王的驕傲…
她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遠近皆知,
所以國王送給她們每人一百個漂亮的髮夾。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來,
一如往常地用髮夾整理她的秀髮,
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
於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裡,
拿走了一個髮夾。

二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
便到三公主房裡拿走一個髮夾;
三公主發現少了一個髮夾,
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個髮夾;
四公主如法炮製拿走了五公主的髮夾;
五公主一樣拿走六公主的髮夾;
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髮夾。
於是,七公主的髮夾只剩下九十九個…

隔天,鄰國英俊的王子忽然來到皇宮,
他對國王說:“昨天我養的百靈鳥叼回一個髮夾,
我想這一定是屬於公主們的,
而這也真是一種奇妙的緣份,
不曉得是哪位公主掉的髮夾?”

公主們聽到了這件事,
都在心裡想說:“是我掉的,是我掉的。”
可是頭上明明完整的別著一百個髮夾,
所以都懊惱得很,卻說不出口。

只有七公主走出來??“我掉了一個髮夾。”
話才說完,一頭漂亮的長髮,
因為少了一個髮夾,全部批散下來,
王子不由得看呆了。

故事的結局,想當然的是,
王子與公主從此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故事給我們的省思:
為什麼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補足?
一百個髮夾,
就像是完美圓滿的人生,
少了一個髮夾,
這個圓滿就有了缺憾;
但正因缺憾,未來就有了無限的轉機,
無限的可能性,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人生不可免的缺憾,你怎樣面對呢?
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
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身不一定最軟弱。

別急著說“別無選擇”
別以為世上只有對與錯,
許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個,
所以~~~~
我們永遠都有路可以走,
你能找個理由難過,也一定能找到快樂。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
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
懂得關懷的人找到朋友,
天冷不是冷,心寒才是寒。
願您的心都是暖暖的.........


ps.
還好王子帥,不然髮夾會是七公主的遺憾啦

Top


最重要的七件事

有人研究腦的結構:男人的大腦與女人的大腦結構真的不同。
男人的腦葉比較閉合,女人的腦葉較分開。
他們開玩笑:上帝有時會將人的大腦裝錯。
當他把男人的腦裝在女人的身體裡,會形成男人婆,
當上帝把女人的腦裝在男性的身體裡,就會產生娘娘腔。

有時,上帝也會把豬腦錯裝在人體裡,這個人就成為『豬腦人形』怪獸。
這些人躲在人群裡,拉慢人類向前的腳步,
也讓一些沒主見的人無意識的學習這些豬的行為。

這些人,人云亦云的過了一輩子。
一切都是那麼完美,烏鴉不時忘情演出,搞爛每一樁原本應該成功的事業。
『人生不一定要成功,因為,成功的人不一定快樂、、、』
許多人不努力,就豬頭豬腦的說了一些看似邏輯,實際不合理的話。
如此,一輩子庸庸碌碌,帶著才華出生,帶著才華走掉的人很多。

我常在演講會場上問到人生最重要的二個日子是哪兩天?
『生日』一個學員回答。
還有一個呢?
『忌日』?
當然不是。忌日對已經死亡的人有何重要可言?
另一個重要的日子是:『當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出生的那一天。』
大部分的人不知自己為何出生,不知如何架構人生。記得這個故事?

一個人到朋友家,看到一個釘得亂八糟的組合箱。
『這是?』
『狗屋』朋友回答。
『狗屋怎麼釘成這樣?你的藍圖呢?』
現在連架構狗屋都需要依照藍圖施工了,更何況是架構人生呢?

有人說:「人生中最可悲的事有二件,第一就是:到死的那天發現錢還沒用完,第二是:還沒到死那天,錢就用完了。」

不管是有用完或沒用完都要知道,人生不只是注重錢的規畫。
人生該規畫哪些東西,才不會到最後留下遺憾呢?
《樂在工作》一書的作者丹尼斯•魏特利博士在最近請了一些研究生幫他做了一項調查,
訪問了三千多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問他們在人生的末端,回想過去,
覺得一生中最重要的七件事是什麼?
這些人回顧一生,列出最重要的七件事,幾乎也就可以說,
這七件事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目的。

三千多名七十歲以上老人的回答,歸納出來以下的七點:

1. 健康:
健康是我們人類唯一屬於自己的資產,
在任何情況、任何條件下,我們都不該拿自己唯一的資產來換。
許多人因為在年少時過度使用身體,導致晚年一身病痛,
鎮日受病痛所苦,人常到老了才深深覺悟健康的重要性。
小心:四十歲以前,你用健康換得財富,四十歲之後,再多財富也換不回你的健康。

2. 財富:
若你一輩子無病無痛,但是卻窮極一生,日子也將過得很辛苦。
美國做過統計,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老人,在晚年時在財富方面能自給自足。
人們終其一生,不是追尋財富,而是追尋一種財富上的自由。
我們必須有足夠的錢,讓我們去看清整個世界。

3. 智慧:
很多七十歲的人都說過
「如果能夠讓我重新活一遍的話,希望當時的我可以更有智慧地去判斷這件事情、能做出不一樣的決定」。諸如此類的話,
『如果可以重活一遍、回到過去,是不是我們能夠用更有智慧的方式來面對人生中遭遇的種種問題呢』?
人們到頭來,很多人遺憾自己一生追尋的智慧不夠。
其實,智慧,是所有知識的累積。
『活到老,學到老』,
而有些人卻在大學畢業後就放棄了學習,
忽略了知識,無法將智慧反映在整個人生。

之前曾經提到的命運公式:
命運是由我們的個性所造就,個性是習慣所養成,
而習慣又是導因於信仰,信仰則起於信念。
然而,信念是由知識來轉換,
可以說:知識是命運的源頭。

人一輩子都在跟別人學習。但學的是事件的表象,還是事情的意義呢?

有個工人在砍木頭,砍木頭的工人身旁站著工頭。
他問工頭:「班長,為什麼你可以當班長呢?」
工頭回答他說:「因為我比你有智慧呀!」
工人不服地說:「你哪裡比我有智慧?證明給我看。」
工頭把手掌放在前面的一棵樹幹上說:「好吧,來,這裡是一棵樹,我的手放在樹幹上,你後退了來打我的手。如果你打到我的手的話,你就比我有智慧。反之,若你打不到的話,表示我比你有智慧。」

這工人後退二步,然後揮拳過去,班長當然會把手移開,所以工人一拳打在樹上,
好痛喔,他說:「喔,我懂了,原來這就是智慧啊。」

這工人馬上就跑去對另一個工人說,「我比你有智慧喔!」
另一位工人說:「你如何證明你比我有智慧呢?」
工人在房間裡找不到樹,想了想,把自己當成樹:
「來,你看,我把我的手放在臉上,你後退來打我的手,如果打得到的話就是你比較有智慧,你打不到我的手的話,表示我比你有智慧。」

當另一名工人後退要打他,他記得當時班長把手拿開,於是他也依樣畫葫,把手拿開,結果七孔流血。

盲目地模仿並不是智慧,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訓練自己當鸚鵡。
烏鴉永遠呀呀叫,鸚鵡卻永遠不用大腦,不知所云。
你只看著別人做什麼,而沒有看懂別人是怎麼做,你依然沒有辦法擁有智慧。

4. 婚姻和家庭:
家庭是溫暖、人類無限的財富。很多人在失去時才發現這個財富。

有個老板從大陸回到台灣,發現家裡有個陌生人。
他問那陌生人是誰,結果竟然是自己的兒子。
太久沒看到兒子,兒子長大了都不知道,竟然不認得。
這是個諷刺的故事,
但是反應富人如果只顧著拓展職場上的業務、擴大對外的人脈,
卻忽略了家庭,到頭來可能會發現自己所失去的是人生中非常珍貴的財富。

有些人到了年老,深覺對妻子不夠溫柔,冷落配偶大半輩子;
也有許多人,到了老年才發覺自己忽略了親職教育,
在人生中留下部分最大的遺憾。

5. 友誼:
從小到大除了家人外,最常和我們在一起的就是朋友,
有時候甚至我們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長。

所以,問問自己是不是交對朋友、真心對待朋友?
記住:友情是我們人生裡非常大的資產。
老人之所以寂寞的原因,是因為周遭的朋友一個個的走了,留下的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

我們也常看到,到了晚年常有老人捧著照片,飲著回憶過日子。
友誼,在人的一生中將跨越生死,比起財富有過之而無不及。

6. 生命的終點: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發現自己想珍惜的是什麼;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你是用什麼方法來過自己的生活;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是用什麼信念來走過自己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有人說:人在死前,靈魂將以光速從額頭衝出,在這七秒,
這一生你所在意的事會像影片一樣在大腦閃過。
如果這七秒之內你閃過的是奉獻、快樂、富足的事,這一刻,你上了天堂;
如果這七秒你閃過腦際的是爭奪、痛苦、不捨的回憶,這一刻,你下了地獄。

「上台容易下台難」,不管你上台的姿態是什麼,但下台的姿態一定要優雅。
我常告訴自己:生時可以嚎啕大哭,但死時一定要微笑。

在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刻,別人是如何記錄我們的生命?
那是我們一輩子重要的財富。成為一個發光的螢火蟲吧!
一個人在離開的那一刻,卻可以留下讓人一輩子都記得他的事蹟的話,
那麼這個人的生命早就超越了生命的極線。

7. 心靈:
拿破崙•希爾曾經訂過對於財富的十二個定義,前面十一個都和錢財無關,
只有第12個是「享有經濟充裕的生活」。

拿破崙被稱為全世界成功學之父,如果你詳讀它的書,你會發現,
他注重的大都是心靈部份,心靈富有、財富自然安定。

1966年,在花蓮有三十位媽媽,看到貧苦的人沒有房子住,天冷了沒有衣服穿,
連死的時候,都沒有棺材入殮,於是,發自心靈身處,
這三十位媽媽決定每天省五毛錢買菜錢,做『捐棺』的善行。

這三十位媽媽的在1966的義舉,就是慈濟功德會的由來。

人類,是無法單由財富取得滿足的。
他必須滿足於真、善、美。所謂善,是指物質上的滿足;
美,是藝術上的追尋;而真,則是指心靈上的豐富圓滿,
滿足這三者,才能同時滿足我們的身、心、靈。

你是否也曾想過在回顧人生時,想要留下的是什麼?
是不是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達成這些心裡的願望?
當我們也走向人生終點的時候,是不是也能以漂亮的姿態鞠躬下台呢?
一個只能走一次的人生,不要在最後回首時,只留下深深的遺憾。

Top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