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壓力適應小冊子》
基本資料: 誰是男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兩者與恐同/恐雙又有甚麼關係? 男同性戀者指在情感及性方面被同性吸引的男性 男雙性戀者指在情感及性方面都會被同性或異性吸引的男性。(這些被同性或異性吸引的感覺並沒有特定的發生次序或程度之分) 恐同/雙 (Homophobia or Biphobia)指對同/雙性戀者或同/雙性戀行為有非理性的恐懼或厭惡感。多指異性戀者(不論男女)對同/雙性戀者不接納的態度。 恐同的影響: 歐美研究顯示超過八成的同志曾因其性取向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或欺凌,當中以言語侮辱或不公平的待遇最為普遍。在華人社會﹝包括:中、港、台三地﹞的研究亦顯示,有大概六成的同志曾因其性取向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或欺凌。
這些來自不同層面的不接納,甚或歧視的態度,對同志社群亦造成不同程度的壓力。以下是一些例子:
「留在櫃內」In的無助感: 將自己的性取向隱藏驟看是最安全的做法,但其實不盡然,每件事也有代價:有位同性戀者曾說:「每當我與別人的話題牽涉到我的性取向時,我都要牢記著每一個我曾講過的大話,避免前言不對後語,避免尷尬,避免令人懷疑。」
「出櫃」Out的顧慮: 歐美與本地的研究均顯示,「出櫃」對於同志的心理健康有正面的影響。當然,不用再「講大話」,能夠以「真我」與人坦誠交往確實有助我們的心理健康。但隨著「出櫃」而來的可能是別人的標籤、不接納、訕笑,甚或歧視的態度。加上傳媒對非異性戀者好奇和探秘式的報導對於選擇有限度出櫃的同志也會引起不舒服的心理反應。 網站聯絡人:Joanne Wong wong_chiyan@yahoo.com |
||
請注意: ** 備註:請暫時不要將小冊子的內容公開或轉寄他人,待是次研究完成後,我們會重新整理小冊子內容,並公開予本地同志組織或相關網站以作參考之用。謝謝你尊重本小冊子及是次研究的工作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