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欺善怕惡」
感謝老師及同學在昨天的早會期間一起思考,可惜時間不夠。以下是我準備時的思路歷程(十分粗疏混亂,當中也許充滿矛盾),大家不妨繼續追問及討論下去,尋找自己的答案:
「思考 1」(參考「思考 3,4」)
- a.只是欺善的人;或
- b.只是怕惡的人有問題嗎?
- -------------------
- 動物界中很多「欺善」或「怕惡」的現象,欺善或怕惡,豈也不是「人之常情」嗎?
- 另一方面,人跟動物有分別嗎? 「以武屈人」跟「以理服人」有分別嗎?
「思考 2」
- 欺善;並且
- 怕惡又如何?
- ------------------
- 比起只是欺善、或只是怕惡的人,這樣的人更令人迷惘。他們像人格分裂,有時好像強者,有時又畏縮怯懦,最終失去自己,更失去尊嚴。
- 技安既欺負同輩,卻又害怕"中學生",還好的是他感受到友情的滋潤時便知錯。
- 世界上有些國家領袖是欺善怕惡的典型,聲名狼藉。
- 如果你的父母師長是這樣的"雙面人",你會尊敬他們嗎?你的朋友呢?
「思考 3」
- 有人只欺善;而
- 不怕惡的嗎?
- -------------------
- 我認為欺善者必怕惡(即不存在「思考 1」中a類的人),因他們遵循武力/權力至上的邏輯,欺善既合理,被惡所欺時亦唯有怕的份兒。
- 例外:全世界"最惡"的人便不用怕惡,只管欺善。但「如果每個人都害怕你,你就會失去了生活中許多寶貴的東西,因為沒有人會對你傾訴他的真實想法」。
- 你認為小布殊是只欺善、不怕惡的嗎?
「思考 4」
- 有人只怕惡;而
- 不欺善的嗎?
- --------------------
- 大多數"善良"的"大眾"是這樣的(即「思考 1」中b類的人),可是他們往往成了他人繼續欺善的"幫凶"。
「思考 5」
- 「欺惡」;並且 /或者
- 「怕善」又如何?
- --------------------
- 一般而言,前者如果是按著大是大非而不畏縮的人,不稱作"欺"惡,可能應形容為"不畏強權";後者如果是按著大是大非而提攜弱小的人,不稱作"怕"善,可能是"憐憫弱者"。
- 似乎"欺"、"怕"都不是出於正義/是非,而是一己之利慾,真正的強者是按著真理/是非對待別人的。
- 恐怖份子某程度上似乎是的"欺惡"的代表,他們選擇以"欺"的手法來對待"惡/強"者。
- 耶穌是否不欺不怕,卻又"不畏強權"、"憐憫弱者"呢?參考「思考6」
「思考6 」
- 為什麼慣用「欺善怕惡」;而
- 不是「欺弱怕強」?
- -------------------
- 「欺善怕惡」一向是貶詞,但這詞針對的是「善惡」而不是「強弱」,批判的似乎是不按真理/是非(善惡)行事的人:「欺善」即不以對「善」者應有的方式對待「善」者;「怕惡」即不以對「惡」者應有的方式對待「惡」者。背後的道德重點可能不是鼓勵鋤「強」扶「弱」,而是以恰當的態度對待「善惡」?
-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應小心被「鋤強扶弱」的英雄感沖昏頭腦,以為凡是強者便應對付之,先問善惡是非,不是更合情合理嗎?
18/06/05
歡迎回應
看其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