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章:自律與他律

中六學生對校規的理解

 

我認為校規是

我認為校規不是

 

建立良好品德的範例。

困著我們的鎖。

 

對學校統一性的要求,對學生的規範。

沉重的枷鎖。

 

有需要定立。

定來刻意懲罰學生。

 

可以不設立的,只要學生自律,其實校規是多餘的。

規管我的,因為我自信我行為良好。

 

讓學生明白一個基本尊重,得體的儀容是怎樣的。

令學生覺得被人監管。

 

全體同學師生一個令校園變得更和諧的共同目標。

約束同學行為和令同學感到不自由的文字。

 

改善校風的規條。

專制或無理。

 

一些條件令學校成為有利於學習的環境。

限制。

 

維持學校秩序的一套守則。

只在校內才有。

 

令同學投入團體。

束縛同學的東西。

 

一種準則,給同學去遵守。

約束同學。

 

必需的。有規則先可以令事情順利進行。

用來罰抄的。我覺得學生犯錯而要抄校規非常無聊。

 

有用的。

無用的。

 

引導學生的。

讓人盲目遵從的。

 

需要的,否則學校會混亂。

無聊的,因校規可令學生成為自律,有修養的人。

 

學生必須遵守的。

難以實行的。

 

失敗自律的後果。

束縛。

 

為不守校規的人而設。

為了罰我們,而是用來提醒我們。

 

給不懂自律的人。

規範人的外表,而是心靈。

 

由學生自發性遵守的。

用以束縛學生的。

 

發自內心。

令學生在犯錯後才意識到自己犯錯。

 

讓學生學習紀律、守規的練習。

學校控制學生的一項措施。

 

對學生的一種要求。

管束學生。

 

學生在生活中的一段鍛鍊。

法則,應該隨著實際情況而作出調整。

 

一堆規條,實質應讓學生自律。

用來管束學生的。

 

令學生從中明白社會,學校生活的規則。

特意規範學生的。

 

一個準則,對與錯的準則。

絕對的存在。

 

人性。

束縛。

 

一個標準,讓同學自我警惕。

一種限制,剝奪同學的自由。

 

學生應該遵守的。

律法,但學生亦不應違反它。

 

可以令學生更專注讀書的工具。

約束學生的工具。

 

認識自己的指引。

規範一個人行為的守則。

 

讓學生於行為上有一個基本指標。

只是手冊上的文字。

 

對不自覺的學生而創的。

束縛學生的東西。

 

規則。

管理他人。

 

原則。

管制學生。

 

我認為校規是

我認為校規不是

 

要教我們要守紀律、自律。

不能改變的。

 

一種膚淺的規條。

沒有用處的。

 

增強學校的氣氛。

表面地管制學生。

 

死的,只要能令學生專心、有效讀書就可以了。

為規管而規管。

 

一套標準。

 

 

例行的。

管束。

 

必須遵守的。

 

 

約束學生的行為的根本。

死板而不能因情況而更改的。

 

一個幫助學生自律的東西。

一個可怕的東西,只有不守校規的人才會怕它。

 

表現個人品格、守則的界線。

雀籠。

 

合理的規則,建立學生良好品格。

墨守成規,板板六十四。

 

只是老師定出來的規條,但是未必只是定出來的規律,可能還有些規範。

只是寫了出來的規條。

 

透過規限使校園生活有秩序和美好。

一些不切實際的規矩。

 

學生該尊重的。

墨守成規。

 

使人明白如何做人處事。

束縛。

 

為學生在進入社會前的紀律訓練。

 

 

每一個學生不同的。

重要。

 

重要的。

垃圾。

 

幫助學生克制自己的規條。

防礙學生學習的規條。

 

保護同學的東西。

約束。

提醒作為學生應有態度的指示。

用來規範學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