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到了假期的末段, 我們就會緊張地慘叫:「還有很多功課未做完呀!」雖然曾經有過好多鴻圖大計, 結果卻總不能落實, 都怪自己在假期的初段耽於逸樂, 要盡情享受假期的甜蜜, 結果最後幾天假期又落得叫苦連天的下場。如果你問我寧願先苦後甜, 還是先甜後苦, 我依然會答「先甜後苦」。
先分析一下「先苦後甜」的情況。「先苦後甜」指先經歷一些痛苦挫折, 然後苦盡甘來。就好像白雪公主、灰姑娘, 經歷很多不如意事, 最後終於可以和王子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這些美麗的童話的確為人帶來無限的希望。「先苦後甜」使生活在困苦迷惑中的人得到安慰, 得到希望, 希望終有一日龍穿鳳, 希望苦盡甘來, 希望有美好的明天。如果可見的未來是美好的、光明的, 我們是願意先熬一熬苦。只要我們相信, 在不久的將來, 黑暗的雪夜終會過去, 而迎接我們的是熙和的旭日。
不過, 對某些人來說, 可能根本就沒有明天。這些所謂的希望只是鏡花水月的幻象, 可望而不可及, 好像祥林嫂, 盼了一輩子, 嘗盡了人生的酸、苦、辣, 卻等不到有甜的一天。對她來說, 「先苦後甜」就如同一棵掛在驢子面前的胡蘿蔔, 引誘它不停向前行, 但卻永遠食不到那棵胡蘿蔔。
有希望總比無希望好。但如果希望屢次落空, 「先苦後甜」的美夢粉碎了、幻滅了, 無止境的等待是最痛苦的。有些人終於等不下去, 帶著沒有甜美回憶的苦澀的遺憾離開塵世。
我不希望我的人生如此渡過。「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憂」。這都教我們及時行樂。那管它明日是憂是喜, 是甜是苦, 且先享受了人生美滿如意的一刻。
回首十多載寒窗苦讀, 希望終有一天苦盡甘來, 衣錦還鄉, 但有多少人可以先苦後甜, 得嘗所願? 大好的青春光陰, 埋頭於書本道德之中, 到頭來可能什麼也得不到。待到醒覺之時, 已是「白蘋愁煞白頭翁」。所以嘛, 莘莘學子們, 「書冊埋頭何時了? 不如拋卻去尋春。」
後記:That is the way I lik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