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

 

        , 敏敏兒去聽講座。不大的講室裡, 坐滿了老中青的男男女女, 其中還是以中老年的人為多。畢竟, 這個有關生與死的講座, 還是比較接近中老年人。年青人嘛, 也許覺得這個問題還是很遙遠, 還未到時候呢。然而, 敏敏兒就是喜歡這些東西, 一些遙遠的東西, 一些捉摸不及的東西。 

二十五歲的她, 喜歡聽的不是流行曲, 而是中樂和古典音樂。她喜歡二胡拉出的幽怨, 喜歡古箏奏出的流水般的感覺, 有如清泉洗滌。所謂喜歡的流行曲, 她也只喜歡上一個世紀的, 說那才是「王道」。朋友都說, 想不到敏敏兒這個年紀, 竟然喜歡這麼老得掉牙的歌。正如大家想不到敏敏兒這麼喜歡死亡的哲學。 

講者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 但說話卻是八面玲瓏的, 風趣幽默, 不時惹得哄堂大笑。敏敏兒想起了蘇格拉底也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美男子」, 想到這裡, 不禁一笑。敏敏兒總是臉帶微笑的。無論聽得明不明白, 敏敏兒是享受聽的過程。從大學時代起, 敏敏兒就享受聽課, 這也是其他人想不到了。 

雖然, 敏敏兒一直臉帶微笑, 但並沒有人去留意她。講室裡, 大家的焦點都在講者身上。敏敏兒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她並沒有驕人的身裁, 也就達不到所謂的「美的標準」。然而, 敏敏兒已不在乎這些了。反而, 敏敏兒是來聽講座的, 又不是來相親。

 突然, 敏敏兒不經意地向左邊張望了一下。就在這一刻, 一個男子的臉容映入眼簾, 打亂了敏敏兒聽課的心情。這男子一身雪白的素服, 架起眼鏡, 一副斯文模樣。雖然沒有正眼望著講者, 但敏敏兒知道, 他正在認真的聽著。敏敏兒的嘴角又泛起了微笑。但這次不是為了講者的談笑風生, 而是因為這個男子。 

接著的時間, 敏敏兒目光游離, 不時朝左邊張望, 然後泛起微笑。男子一直都沒有望過來。 

到了問答的環節。敏敏兒從來是不多問的, 但她喜歡聽, 所以她還是留下來了。而且, 那個男子都還未走, 敏敏兒也暫時不想走。問答的環節很精彩, 什麼奇形怪狀的問題也提出了。敏敏兒還是不時往左邊張望。那個男子漠不關心的樣子, 但到了最後, 他提出一個問題。敏敏兒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 嘴角又泛起了微笑。 

講座結束。敏敏兒沒有走到男子那邊, 反而若無其事的走向門口, 就這樣就離開了。 

 

 

, 天色昏暗, 街上的行人零零落落的, 都打著傘。敏敏兒縐一縐眉。雖然有帶傘, 但敏敏兒不喜歡下雨天那種濕漉漉的感覺, 去旺角的念頭也因而打消了。 

離開大廈, 甫一出門, 敏敏兒就看見剛才那個男子了, 他正站在簷下避雨。「你沒帶傘嗎? 要到哪裡去? 要不要我送我一下?」敏敏兒一邊拿出傘, 一邊盤算著。但看看自己的小摺傘, 又有點猶豫了。這時, 男子好像看到敏敏兒了, 冒著雨走了。敏敏兒有點不高興。但她並沒有追上去

 就這樣, 敏敏兒和那個男子的偶遇就結束了。

 

 

待續... ...

 

 舊夢依稀.            .編織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