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情寫真 ] 愛情金句 ] 回音谷 ] 偶有「瑕詩」 ] 都市一Click ]

 

心情寫真

 

 

 

[ 七夕 ] [ 天橋回望 ] [ 收買 ] [ 花 燈 ] [ 關於友情這回事 ] [ 舐犢情濃 ] [ 告別米字旗 ] [ 圖書館 ] [ 四婆的新居 ] [ 情書 ] [ 女人的胸部和腦袋 ] [ 走過鑽石山 ] [ 花千樹星如雨 ] [ 尊嚴 ] [ 雞蛋花 ] [ 市井文學 ] [ 獨樂樂 ] [ 佳偶 ] [ 濃淡之間 ] [ 聽覺環保 ] [ 旺角黃與綠 ] [ 西灣河片段 ] [ 374封信的故事 ] [ 解讀鴨寮街 ] [ 半客早餐 ] [ 糖砂炒栗 ] [ 颱風今昔 ] [ 老人與袋子 ] [ 劍橋暮色 ] [ 合法打人日子 ] [ 華叔講故事 ] [ 幸福 ] [ 圍巾 ] [ 兩個女人 ]

 

 

 

     獨 樂 樂

 

 

    有否統計過,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時間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呢?

      無論任何年齡和階層,每個人日常都一身兼負幾重角色:是父或是母、是祖或是孫、是夫或是妻、是子或是媳、是女或是婿、是妹或是姊、是兄或是弟、是師或是徒、是主或是賓………

      種種角色重疊之下,個人一言一行都受制於社會的「角色功能」,時刻要提高「身份意識」,在家須講求父(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在學須講求尊師重道、同窗相惜;做事須講求跟老闆妥協、同事合拍;交友須講求人際關諧和、面面俱圓;情義兩全。

        生活在錯蹤關係的網絡包圍中,除了如廁一刻是完全自我之外,每個人恍如一副電腦「硬件」,不斷依循既定程式運作,並時刻自動自覺發揮經社會認可的功能和價值。長期慣性地遷就環境與顧及旁人,自我價值相對變得日漸卑微輕薄,面目變得日漸模糊零落,性格變得日漸分裂飄忽,驀然自省,發覺跟自己愈來愈陌生;愈來愈疏離………

      偶然獨處,是卸下多重角色的難得契機,好讓身心靜化和精神過濾。獨處可以安撫疲憊身軀,可以梳理錯縱情緒,可以整頓紊亂思維,可以洗滌蒙垢心靈,可以修復損傷元氣 ,為生活營造一隙緩衝區。

      每人每隔一段日子就該找個完全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獨處的空間毋須大,即使片瓦之地,精神上也寬如宇宙。

      獨處時毋須照顧旁人感受,毋須計較周遭目光,毋須作多餘解釋或交代,毋須理會身份問責。若個人喜歡,大可放下窗簾光著身軀隨屋跑,坦蕩蕩地釋放身體而不會被嘲「變態」 ,或埋頭苦砌一套心愛模型而不會被嘲「低B」,或翻出久未穿過的褀袍對鏡顧盼自憐,細認身上所餘無幾之秀氣而不會被嘲「發姣」,又可隨意拌一盆「混醬」沙律,享受毋須照顧同伴口味之獨食樂趣 ,也可打開抽屜,重溫曾經心動的發黃信件或舊文章,感受字裡行間那陣塵封陶醉……

      獨處不等如自閉,也非時間的浪費,獨處意義是學懂駕馭生活,為生活「換氣」。獨處是暫時忘卻「個人增值」及「社會效益」,讓生活「格式」重新整理;以便找回一個久違了的真正自己。

 

 

 

 

有未經網主同意,而擅自盜取本頁轉載者,

本網主保留一切追究侵犯知識產權的法律權利!

首頁[ 七夕 ] [ 天橋回望 ] [ 收買 ] [ 花 燈 ] [ 關於友情這回事 ] [ 舐犢情濃 ] [ 告別米字旗 ] [ 圖書館 ] [ 四婆的新居 ] [ 情書 ] [ 女人的胸部和腦袋 ] [ 走過鑽石山 ] [ 花千樹星如雨 ] [ 尊嚴 ] [ 雞蛋花 ] [ 市井文學 ] [ 獨樂樂 ] [ 佳偶 ] [ 濃淡之間 ] [ 聽覺環保 ] [ 旺角黃與綠 ] [ 西灣河片段 ] [ 374封信的故事 ] [ 解讀鴨寮街 ] [ 半客早餐 ] [ 糖砂炒栗 ] [ 颱風今昔 ] [ 老人與袋子 ] [ 劍橋暮色 ] [ 合法打人日子 ] [ 華叔講故事 ] [ 幸福 ] [ 圍巾 ] [ 兩個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