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個女人各踞東西,卻同樣蜚聲國際。 盡管來自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不同處境,但她們有多處共同點:兩人年紀相若,同樣身為人妻、人母,同樣系出名門學府── 一個來自牛津,一個來自耶魯,同樣氣宇不凡、同樣智慧過人,同樣抱負非凡,同具卓越魅力、能力、魄力;而情懷則不一樣。 十五年來,在推動緬甸民主改革運動抗爭中,一直走在最前線的昂山素姬,在五月底一次兩派暴力衝突中傳出她遭受伏擊消息,令國際社會深切關注這位民運領袖的人身安危。經聯合國特使伊斯梅爾努力爭取,緬甸軍政府終允許他日前在仰光會晤仍被當局「保護拘禁」的昂山素姬一小時,捎來伊人無恙消息,使關切此事者稍舒口氣。 一九八八年單獨回國探母,昂山素姬便捲進爭取民主運動歷史洪流,當時她公開向國民演說:「作為昂山將軍的女兒,我實在不能對國家發生的一切事情視若無睹……」。自此,昂山素姬毅然捨棄了溫暖安逸的家庭,拋開個人自由與安危;鍥而不捨實踐追求民主信念。十五年漫漫歲月,昂山素姬以其纖弱雙肩承擔起百年國難,承擔著亡父遺願,矢志不渝為祖國的第二次獨立而戰;成為追求民主自由的和平象徵。 東南亞國家一貫較保守,各自為政。一些較具影響力的大國更以「不干預別國內政」為理由,對緬甸軍政府獨裁統治漠然袖手,使緬甸民主運動長期孤立無援;寸進維艱。 九一年昂山素姬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後,世人才對這個封閉小國稍加關注。和平獎曾以「無權力者的力量出色典範」形容昂山素姬。 敵人愈是虎視眈眈張牙舞爪,纖纖靈秀的昂山素姬就愈顯得堅韌剛強!每次鏡頭前見她站在半禁閉的寓所牆頭向群眾演說;就恍如看到一株挺拔淤泥的亭亭幽蓮;從容傲視漫天風雨…… 因不屑與緬甸軍政府妥協,十五年間素姬大多時都處於被軟禁狀態,忍受與丈夫兒子長期分離的相思苦痛。軍政府面對這位世人矚目的女人盡管恨得牙癢癢,卻不敢貿然動手無寸鐵的她一根汗毛!只透過長期拘禁技倆,及一些旁門左道高壓手段,企圖磨蝕昂山素姬意志;折騰她身心。教她最難堪、難熬、難過的關口;最是一個情字。她內心感情掙扎實非外人能道,當獲悉丈夫患上前列腺癌,及至九九年阿里斯不幸病歿,作為妻子一直無法見深愛丈夫最後一面最教她身心交瘁。軍政府當時乘人之危,建議她返英奔夫喪,卻以她自我放逐作為交換條件。昂山素姬深知,自己一旦踏出國門便等於自絕民主路,身繫國家興亡、國民福祉重任的昂山素姬最後只歎了口氣;含淚遙對亡夫說句:「此情此緣,永誌於心!」──在關鍵時刻;昂山素姬忍痛選擇了「無情」……
一個情字,往往是女人最脆弱「盲點」,無論愛情、親情,都最易攻陷女人心志;即使強悍精明如希拉里……「想扭斷他的脖子……」──這大概是希拉里在《活出歷史》最真的一句! 一九九二年,跟在克林頓背後踏進白宮的希拉里也許已暗立宏願:下次再步入此殿堂;她一定要跨越她男人的前頭! 從耶魯、阿肯色州、小石城、白宮到紐約;誰說她下一站沒機會重回白宮? 二千年克林頓退出白宮,希拉里同年晉身紐約州參議員,夫婦猶如在玩「接力」遊戲,也為一圓美國首位女總統寶座的美夢鋪排了重要通道,雖然希拉里一再表示無意角逐下任總統;但政客跟嫖客的話往往異曲同工。 為了贏取更大知名度及儲備政治本錢,希拉里不惜販賣私隱,甘向世人再自動撩撥那塊曾令她痛徹心坎的傷疤──她當然估計準確;這一段煽情環節將是《活出歷史》最「煞食」賣點。 八百多萬美元版權費的《活出歷史》果然先聲奪人,希拉里挾著「未來女總統」影子登上《時代》周刊封面造勢,難怪新書甫面世便全國「熱賣」,洛陽紙貴;並有望榮登美國本年度非小說類暢銷書榜首云云。 一股「希拉里旋風」橫刮全球,「過氣」第一夫人高姿態接受CNN訪問,名嘴主持當然不錯過觸碰她的「死穴」──萊溫斯基。欲避難避,欲語還休;本來意氣風發的希拉里嘴角微微僵硬;緩緩吐出沉重二字:「辛苦」!箇中感受;也許只有女人才明白…… ──忘不了九八年的夏天;她生命裡一個最錐心剌骨的可怕日子──丈夫對著鏡頭,向全世界公開承認對她叛背的細節過程……對一貫自信自傲的希拉里更是莫大羞辱! 盡管心碎心痛,她依然期待與嚴重傷害過自己的男人「白頭偕老」,大概這是女人為自己所選擇的一段婚姻作其「善終服務」。關鍵時刻;頑強好勝的希拉里,就放不下一份情。 從耶魯到白宮,精明善算的希拉里深明與克林頓不單是生活上的伙伴,還是政途上互利互惠的最佳拍檔,而他一雙善於征服女性的溫柔手腕又特別教她迷戀,三十多年,希拉里就逃不出這個男人一對「翻雲覆雨」手:「我和比爾一九七一年春開始交談,如今過了三十多年,我們仍然談話。」──雄心勃勃,獨當一面的大女人;對她的男人要求不過如一般小女人卑微而已…… 全書五百多頁的《活出歷史》以一章「白宮最後一天」作結;可能已為下章「白宮另一天開始」埋下伏筆。 「政治是種藝術;令不可能的事發生。」──「過氣」美國第一夫人面對鏡頭笑聲朗朗;運籌帷幄向著全世界如是說。 各自在朝野頂起政壇半邊天的兩個女人,同樣抱著改寫歷史的雄心壯志,前者堅守民主理想;後者滿懷權傾野心。兩位年逾半百的女士,同樣選擇在迂迴政途上過渡她們的更年期,兩人看似殊途同歸;實際卻是同途異路──昂山素姬朝著崎嶇民主路艱難舉步;希拉里躊躇滿志 一步步走近白宫大門口……
所有未經網主同意,而擅自盜取本頁轉載者, 本網主保留一切追究侵犯知識產權的法律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