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胡风的定罪和周扬的悔悟
                       刘 文 瑞      

    胡风的冤案人们已经十分熟悉。但当时的定罪方式很有意思,值得我们看一下。

    胡风被抓,以什么定罪,不仅当时的世人不清楚,甚至“专案组”都不清楚。于是,只有在胡风等人的信函、日记等私人资料里去找“反革命”的蛛丝马迹。很快,这些断章取义、割裂语句的材料就出来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为这些材料“亲自”写了编者按。195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公布胡风反革命集团第三批材料,毛泽东写的编者按称:“胡风和胡风集团中的许多骨干分子很早以来就是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的忠实走狗,他们和帝国主义国民党特务机关有密切联系,长期伪装革命,潜藏在进步人士内部,干着反革命勾当。”在另一条按语中,毛泽东又说:“他们的基本队伍,或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特务,或是托洛茨基分子,或是反动军官,或是共产党的叛徒……”

    最高领导给胡风定了性,难住了专案组负责人陆定一、罗瑞卿。他们在敌伪档案中和调查中没有找到能够证明“胡风集团”是特务、托派、叛徒、反动军官的任何材料。但是,专案组最后还是按“毛主席说的”给胡风定了性。不是因为有证据,而只是因为是“毛主席定的”,就这样定了。

    既然当年给胡风定罪不需要任何证据,轮到1966年,“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的定性,也就顺理成章了。当年整胡风的人,现在被整。方法手段,都是一个套路。1949年以后历次运动,大抵都是如此。所以,刘少奇诸人被整,说刻薄一点,是报应。

    值得一提的是,胡风、冯雪峰当年在左联与周杨意见相左,矛盾不少,后来铸成胡、冯冤案,周杨起了很大作用。但文革中专案组找胡、冯二人调查周杨时,他们不肯落井下石,而是实事求是,保全周杨,其人格跃然超出,非常人可比。周杨后来痛定思痛,良心发现,可能与此有关。

    周扬在30年代长期担任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1937年到延安。建国后思想文化界的左倾,基本上都少不了他。大概是文革八年的囚禁震撼了他的灵魂,出狱后诚恳向被他整过的文人忏悔道歉,并反思历史。在80年代初,周扬在一次小说发奖大会上谈到政治家和艺术家之间的两难夹缝,据王蒙回忆说:“周扬同志说道当时某位作家的说法,说是艺术家是讲良心的,而政治家则不然云云。周说,大概在某些作家当中,把他是看做政治家的,是不讲‘良心’的,而某些政治家又把他当做艺术家的保护伞,是‘自由化’的。说到这里,听众们大笑起来。然而周扬很激动,他半天说不出话来,由于我坐在前排,我看到他流出了眼泪。实实在在的眼泪,不是眼睛湿润闪光之类。”(《忆周扬》)后来,就有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胡乔木周扬之争。李锐在《关于防“左”的感想和意见》中提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实施问题,说:“这些‘准则’写得多么好。可是十八年来,这些‘准则’实行得如何?周扬事件就是这个《准则》通过不久之后发生的。多年来,似乎很少听到人们谈论这个《准则》了。”(《解冻时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李锐的告诫,确实值得注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