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成立男性網頁?

作者: BluesMax
日期: 2000年12月20日


一年多前我在舊書店購入了一本英文書. 從這一本書的封面就能道出為什麼要成立一個專門為香港男性而設的網頁.

首先, 那本書的書名是 " The Forty-Nine Percent Majority: The Male Sex Role" 在二十世紀的現代社會, 男性都被視為是[大眾] (majority),  是權力和資源的控制者, 建造了現有專為男性而設的世界和社會制度. 但只要在亙聯網 (internet) 上看看, 就會發現很多很多專門為[小眾] (minority) 而設的網頁, 包括為女性/ 同性戀者而設的網頁. 相比之下為男性而設的網頁數量十分稀少, 中文的男性網頁更是絕無僅有. 以我自己的經驗所得, 很多網站都會為女性劃出一個專區 (如oocities.com, nbci.com), 但卻沒有為男性劃出一個專區. 如果有些題目真的須要分開性別討論的話, 為什麼有女性擁有其專區而男性卻沒有呢? 引申在"男性是[大眾]?"的問題上, 為什麼現實中 [小眾]的利益受重視, [大眾]的利益反被忽略呢? 我不禁反問: 男性是否真的是[大眾]? 還是只是長久濾績下來的謬論? 如果男性真的[大眾], 現今社會是一個專為男性而設的世界的話, 為什麼男性(大眾)的利益反被忽略? 在互聯網上(尤其是三年前)連專門討論男性事務的地方都沒有? 實際上男性的處境是否如書名一樣, 雖只佔49%, 卻被剩下的51%指稱為majority? (真正的 Majority rules)

其次, "The 49% Percent Majority" 一書出版於1976年, 內容包括了解析男性的性別角色, 如何去學習和改變等. 這些廿多年前的理論近數年才開始在香港被提及, 比美國慢了四份一世紀. 反觀女性方面, 性別角色和地位的轉變比世界任何一地方都快和先進, 甚至冠為全球女權最高的地方. 在廿一世紀初的今天, 我見還有不少年輕男性緊抱著古舊的性別角色, 過時兼不合理的思想不放, 結果在生活上和思想上把自己陷入困境. 而且香港女性的權益處處受保護, 但香港男性的一些基本權益卻長期受侵犯. 我又不禁問: 為什麼在女性事務上香港比任何一地方都要先進, 但男性事務卻比別人落後廿多年? 

我覺得這和 "49% majority" 的謬誤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不少男性自覺是[大眾], 或自小被告訴這是一個男性為主的社會, 卻沒有去確認事情的真偽. 不細心去觀察思考, 不獨立思考的話根本不會想到現在最受忽視/被歧視的竟是男性. 加上男性一向的性別角色是[遵守遊戲規則][不投訴][逆來順受][吃得苦], 那就自然不會去關心男性自身的事, 更莫說去改變. 

要打破這困局, 最先要做的是透過意見交流, 提高男性對切身事務的認識, 再而去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 身為男性, 我不希望再看到其他男性被陳腐古舊的思想困擾, 不想其他男性的基本權益受侵犯. 我所能做的就是開拓本網頁, 透過互聯網這謀介, 吸引多點香港男性和女性留意男性事務. 因為我一個人的力量是絕不足夠的. 要改善香港男性的生活, [解放]男性, 還是有賴所有人- 包括您-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


The Forty-Nine Percent Majority: The Male Sex Role. Edited by Deborah S. David & Robert Brannon, Brooklyn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