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Men’s Blues》 : 調音 - 我和怨曲的恩怨情仇

作者: BluesMax

日期: 2002年8月11日

原文貼自: 鮮文學網


 

這個專欄的名字叫<男調怨曲: Men’s Blues>, 寫的是男人的苦事, 男人的牢騷事.

就像演奏會前, 樂師們要先替樂器調音一樣. 在進入正題之前, 我會先告訴你們, 一些關於我自己的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網路上的六,七年間, 我一直用著一個很獨特的筆名: BluesMax.

把名字拆開來, 再翻譯成中文的話, 就是: 怨曲.麥斯.

Max是一個在香港不太流行的英文小名, 沒有甚麼特別的.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怨曲 (或譯作藍調) 是甚麼; 基本上怨曲是一種黑人音樂, 可說是爵士樂 (Jazz) 的前身. (想了解更多的話, 可以到提供的連結或是自己在網上找找看.)

我和怨曲的結緣, 首先要從口琴說起:

當我十八歲, 在中五會考(HKCEE)以後, 我就迷上了口琴這玩意兒. 當時我玩的是一般國內生產, 雙簧片四十八孔的雙音口琴. 後來機玄巧合之下, 出席了口琴師William Tang在香港藝術節的一系列怨曲口琴表演. 那時候我才見識到, 十孔單簧口琴 (簡稱怨曲口琴) 的威力. 比起雙簧口琴, 怨曲口琴那簡單而有力的聲調, 更加能夠震撼人的心靈, 牽動人的情感.

”複雜的樂器大都難學易精, 簡單的樂器大都易學難精.”

抱著對William的景仰, 加上挑戰自己的心態, 我便忍痛用15美元的價錢, 買了一個Hohner的C調怨曲口琴, 然後依著書本, 開始自學起來. 那時候, 我也開始購入一些廉價的怨曲CD, 細聽當中的口琴獨奏. 因為在香港, 聽怨曲的人實在非常少, 因此怨曲CD很多時候都會割價傾銷. 只有那樣, 零用錢不多的我才有能力購買. 而且, 在餘暇時我也會四處找尋一些怨曲的資料, 增加自己對音樂的認識. 日子久了, 聽過的曲子愈來愈多, 對怨曲的認識也愈來愈深, 口琴也買得愈來愈多(A, D, G, B flat, F調). 

同一時間, 成績不好的我勉勉強強升上了中六. 但是, 我的預科生涯過得並不如意; 一來所讀的科目與自己志向不乎, 二來以自己一直以來的成績, 幾乎百份百肯定會在高考 (HKALE)內成為”炮灰”, 再加上在家庭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在預科的學校生活中, 大部份時間都活在憂慮和苦惱中, 親身體驗甚麼叫: I got the Blues.

有好幾次被同學問及: 為什麼經常一個人在伏在學校的欄杆上, 擺出一副憂鬱的樣子. 我在學校的時候, 很喜歡站在高高的地方, 呆看頭頂上的藍天白雲, 讓腦子一片空白. 或者像希臘的諸神一樣, 居高臨下地看著操場上打籃球的同學們, 把自己從現實環境中抽離. 那樣, 有時候的確能暫時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 有時候仍會無可避免地, 沉溺在自己的憂慮中. 通常我一個人在苦惱的時候, 怨曲的曲子便會在腦中響起.

   ”Trouble in mind...... Oh, I’m blue......
     But I won’t be blue always......
        Cause the sun’s gonna shine......
         In my backdoor...... someday.”

怨曲的曲詞大都是樂觀和前瞻性的, 沉迷怨曲的我也被感染了. 很快, 我便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困境方面, 沒有被自己的憂慮所咒縛. 而且, 當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 會拿起怨曲口琴, 讓不好的情緒陪著憂怨的曲調, 在空氣中消散. 當同學們埋頭書本在拼搏的時候, 我就拿著口琴在吹. 因為練習得多, 加上本身對怨曲的認識日益增多, 因此在技術上有頗大的進步. 當我琴齡只有一年多的時候, 我就拿著四寸長, A調的十孔口琴, 在無曲譜無導師的前提下, 以Paul Lamb的Whoopin* 參加校內的音樂比賽. 結果在十多組參賽者中, 倖敗給一個有十多年鋼琴資歷的初中生. 一個考試制度下的失敗者, 隻身以”奇門樂器”和冷門音樂, 幹出了一點小成績. 那就是我對香港填鴨式, 僵化而片面的教育制度, 一個小小的抗議.

自此以後, 我與怨曲的關係, 已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了這麼多個人史, 到底是所謂何事呢? 根據流行心理學書籍<男女大不同>, 男人碰到問題的時候, 喜歡自己一個人躲起來. 到底那是男人的本性, 還是環境所做成的結果? 現今社會中, 仍然有人相信”男兒流血不流淚”, ”不能向別人訴苦”的思想. 從怨曲中我學習到, 生活中碰上的憂鬱牢騷, 不單不要收起來, 反而要聲嘶力竭地唱出來, 唱得街知巷聞. 那樣, 不好的情緒才會得到釋放, 問題才會有機會得到解決.

我是一個男運份子, 但是, 我在這方面的文章, 全都是寫得非常嚴謹而理性的. 因此, 我打算在鮮網上, 以比較輕鬆和感性的方法 , 把身為香港男人的牢騷 ”唱” 出來.

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