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與禮節嚴謹與自重日本的教會茶道與佛門錯問.AGENDA反省的開始主頁

反省的開始

回到香港後,有一點我覺得挺奇怪。通常外遊回來,身邊的人都會問「好玩嗎、有艷遇嗎、有買許多東西嗎......」。從日本回來卻有一點不同。

有些人對日本是明顯冷淡的,這些人會搬南京大屠殺甚麼甚麼出來,然後說不喜歡(我看是鄙視)日本人,說他們的民族性古怪、日本人變態等。而這些人都是六十年代或以後出生(沒有親身經歷日本人的暴行的)、受過高等教育,卻從來未去過日本,也對日本一點研究也沒有的;裡面又有基督徒。

我心裡很疑惑我們的民族優越感(覺得日本人比我們差勁)從何而來,這種自義與驕傲令我作為國際大城市裡的中國人既慚愧又厭惡 (feel sick)。上帝造中國人、也造日本人,我看不出任何人會比其他人優越,也看不出上帝愛日本人比愛我們少。

至於談到日本宣教、或者一般宣教的層面,我最大的反省是「短期宣教」(特別是香港境外的)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的意思不是說這個短宣體驗課程,而是一般教會或機構做得如火如荼那種。這個課程,著重認識當地及跨文化體驗,我認為是正確的進路,只是「短宣」這個名堂有點怪。

在日本學習了兩個星期,極其量只能開始摸索到應該觀察甚麼、問甚麼問題。我相信要花上許多工夫才能對當地歷史文化、社會現況、精神面貌等有比較全面的基本理解。要找到基督信仰與當地人生命的接觸點、甚至用基督信仰解答生命的問題,要走的路還遠。

比日本人更「即食」的香港人還需謙虛、恭敬、有耐性地學習宣教的課題。

「瞎而有眼」,我相信如果我們能放下一己的成見與驕傲,我們仍有希望真正了解與欣賞身邊另一些跟我們的文化一樣精彩的文化。

Baino & Nakatani couples
前排:令我們賓至如歸、收獲豐盈的唄野夫婦、女兒和女婿(中谷)


回到主頁

習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