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从西门到东门的路》     潘永志 一九九九年十月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成立於一九一一年,是满清时美国退款办校创建
的,原是继列强瓜分中国後,西方各国想进一步钳制我们年轻一代思
想的手段,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八十多年过去了,中国
人在国际社会中站起来了,清华大学也为我国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清华大学见证了我国近代史的苍桑;在
此住六星期,只要你稍微留心一点儿,就不难感受到这段辛酸史,从
而立志发奋读书,以便将来为维护祖国锦绣河山、发展华夏悠久文化
而贡献一点力量。

从西门进入清华大学,过了牌坊後,正面是一条康庄大道,右侧沿着
马路是一条河,两岸芳草萋萋,柳荫成檐,河里浮萍片片,水声潺潺
……这里还只不过是旁边一片大荷花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的缩影。这里就是着名的近春园,本是被英法联军用熊熊烈
火焚烧过的圆明园的一部份;中三时语文课本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也是在这儿写的。触景生情,近春园让你从乾隆盛世的宫廷生活,
想到咸丰帝逃往热河、恭亲王奕欣的城下之盟,以至圆明园的毁於一
旦……

过了近春园便是清华园,清华大学也因此得名。今人泛指清华园为整
个清华大学校园,在此我们仍指狭义的清华园。清华园内尽是古建筑
物。座落在东西主干线上的是最早的校门,叫「二校门」,那汉白玉
石雕砌的西式校门上俨然刻着「清华园」三个大字。隐藏在门後那一
片西式古建筑群和树丛里有个不那麽起眼的中式庄园,叫「工字厅」
,回廊纵横交错,正门上悬着一块咸丰皇帝御笔的「清华园」牌匾。
两处的字产生强烈的对比,让人隐约感受到当年西方文化对这古老而
封闭的国度所造成的莫大憾动。

二校门之东有一座桥。刚才那条河「碧水东流至北回」,就从我们脚
底流过,这象徵着辛亥革命,满清的宫苑告一段落了。接着我们又经
过了一段坑坑洼洼的路,来到一个十字路囗。它比之前任何其他路囗
都要宽,因为横在面前的是连接南北门的另一条主干线。军伐割据、
抗日战争後,中国的国运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囗。一九四九年,新中
国成立,国民党退守台湾,在新竹也搞起了清华大学。从此,两地清
华大学跟两岸人民一样,被一道洪沟阻隔着。想当年,清兵入关,五
十年後郑成功收复台湾;马关条约,五十年後台湾光复;今两岸分隔
也正好五十年,不知何时才再统一?

我们继续往东走,便看见宏伟的清华大学主楼在路的尽头拔地而起。
它建於五十年代,是纯砖石建筑。建国五十周年,国家为增强其抗震
能力,对它展开了加固工程,在其主要受力处加入钢筋混凝土。主楼
分三部份,中央主楼建在一个大型台基上,高八层,左右分别与东主
楼和西主楼相连,气势磅礴。它面前绿草如茵,视野辽阔,一条大道
直通东门,有宽舒广博的气度。清华大学从西门到东门的这段路,好
比是中华民族从清末到今天的掘兴史。今天的中国人,也和清华大学
的主楼一样,在国际社会中站起来了。

北京学院路两旁的许多着名大学,如航空航天大学、林业大学等,不
少都是当年从清华大学独立出去的。今天的北京大学法律系,当年也
是从清华大学合并过去的。建国後,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工科大学。由
於资源集中,她有效率地发展起一些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等,并
取得辉煌成就。中央主楼六楼还设有一个夸学科小组,利用大学里种
种研究成果,帮助全国各地企业进行技术改革,至今已有近百家企业
受惠。时至今日,清华大学又重新搞起法律系、工商管理系等,再次
成为一所远近驰名的综合大学。

东门那里盖起了一座座现代化校舍,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新学科对教学
设备的需求,这儿,第一届工商管理系学生毕业了。近春园北面盖起
了物理楼和数学楼,首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震宁教授每年有三
份一的时间坐镇这里。蒙香港富商邵逸夫先生慷慨捐款,清华园北面
图书馆新翼已开放了。清华大学有着锦绣前程,可是在这一切的背後
,是一段辛酸的血泪史。那条东西主干线在时刻地提醒我们,今天的
幸福非但不是必然,反而是多少人用心血汗泪换回来的。我们一定要
发奋读书,为维护祖国锦绣河山、发展华夏悠久文化而贡献力量。

    Source: geocities.com/horse16729438/myworks

               ( geocities.com/horse1672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