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 海龜調查源起

 


  那是民國85年....在東海岸沿線的村落所進行的一次海龜

分佈調查中,發現花東少數沙灘迄今仍有海龜上岸產卵的蹤跡。

但隨著東部的各項開發建設,這些繁殖棲地也正以驚人的速度在

消失中。

  蘭嶼--這個島,可能是東部少數僅存的綠蠵龜產卵繁殖棲

地之一。藉著當地國中、小老師及達悟族朋友的協助,第一年的

綠蠵龜上岸調查,在非常匱乏的環境中展開了!雖然,生態和保

育上的問題,尚不能完善的解決;但與當地朋友們在思想與言談

的互動中,卻往往有使人豁然開朗的感受!誠然,我們已從書本

、文獻中學得許多生物知識,但與雅美文化深層的一些保育意涵

接觸後,卻發現許多引人省思之處。此種相互的溝通與了解,相

信會隨著長期的調查工作而持續發展。


  從民國85年六月中到九月底,蘭嶼一些熱心的國中、小老師,及有興趣的
達悟民族雅美朋友,與做海龜及爬虫調查的學術界教授和研究生們結合,由
學術界提供器材、工具及技術和經驗,開始進行蘭嶼地區綠蠵龜產卵狀況的
調查研究。

 就目前的發現,珍貴的綠蠵龜在蘭嶼的繁殖過程受到相當的威脅:螃蟹、
寄居蟹、棕耳鵯和一種叫 赤背松柏根 的蛇..等等,都是龜卵的掠食者。若遇到
颱風、大雨使地下水位高漲,常使得龜蛋「泡湯」。這些自然因素之外,一些
不當的工程常因採砂、海岸植被的砍伐、海域油柏污染,使得綠蠵龜產卵的
生態環境被破壞。而施工單位卻還不知情,這還有待大家的宣導!


颱風過後挖出的泡水蛋


颱風後沙層沖刷流失,礁岩裸露,
海龜爬行困難!上岸頻度大減




 許多外來觀光客的干擾,更是需要大家共同提醒的:母龜只要

受到驚擾,產卵的過程就被打斷,立刻返回海中,不再產卵。而

燈光、尖叫、人影等等都會嚇跑它!更別說騎海龜、把母龜翻過

來、甚至宰殺了!


1996.06.23 夜,一隻上岸母海龜被
剖開割肉後,由東清小朋友埋葬。
此照係挖出測量其背甲時所攝。


卡在林投叢間被晒死的母龜




 就如賞鳥一般,觀察綠蠵龜,也該在不影響它產卵的狀況下進

行(靜悄悄的、保持距離、無影無形的!)。


 數百年來,綠蠵龜、雅美社區與蘭嶼海域及海岸林和諧並存,

形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在雅美傳統的生活中,不會去捕殺及

利用海龜、海豚。雅美人也沒有食補療效的觀念。而且許多的雅

美習俗,直、間接地維護著海岸棲地,使得這個環境,一直能被

人類及其他的生物共同永續的利用。


 隨著蘭嶼的「開發」,今天這種穩定的生態環境已遭逢嚴酷的

考驗。不論結果如何,我們該都會是這些演變的「見證人」。


    有興趣討論的朋友,歡迎聯絡:師大生物系 胡正恆 

註:蘭嶼島上的居民被稱為雅美族人,這名稱是 1887 日人

  鳥居龍藏首次赴蘭嶼調查後,在報告中稱島民為YAMI而來。

  如按其他台灣原住民族群取名原則:以該族對〔人〕的發音

  為名,則蘭嶼居民應稱為達悟族〔TAO族〕。



                <參考蘭恩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