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 ~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在青少年時代,就廣泛地涉獵了中國古代文化,又「好劍術」,多方交遊,並遊覽了蜀中的名勝古蹟。到二十五歲時,他出蜀遠遊,希望能有所作為。出蜀後,他又漫遊了長江、黃河流域的許多勝地,觀賞了祖國雄偉奇麗的山川,了解了一些社會情況,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創造條件。

天寶二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在翰林院做供奉。李白不滿當時政府的汙濁,受到了權貴們的排擠,第二年就棄職出京。此後,他又在各地漫遊。安史之亂發生後第二年,李白懷著除亂安邦的志願,接受了李璘的邀請,參加了他的幕府。結果卻遭到肅宗李亨的圍擊,李璘被殺,李白也被牽連,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得歸。又過兩年,李光弼率軍討伐史朝義,李白以六十一歲高齡,還決意從軍,終因衰病,未能如願,不久逝世。

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急遽變化時代,他充滿了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嚮往著建功立業的政治活動,但懷才不遇,屢遭排擠和打擊。他的詩歌創作,反應了他那個時代的風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但李白流傳下來的九百多篇詩中,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思想感情的傾吐,有對祖國奇偉壯麗河山的歌頌,有對封建權貴的揭露和鞭撻,有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和抗爭,有對美好理想和生活的追求,有對不合理社會現實的批判。他的詩歌風格豪放飄逸,想像豐富,色彩鮮明,音調高昂,語言樸素自然,在藝術上有特殊成就。但因李白受道家思想影響較深,詩中也常常流露出追求神仙,縱情歌酒,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著有《李太白集》。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小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怨情

美人捲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三五七言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
三盃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使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閤下白首太玄經

獨坐敬亭

眾鳥高飛盡孤雲去獨閒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長干行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TOP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