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在青少年時代,就廣泛地涉獵了中國古代文化,又「好劍術」,多方交遊,並遊覽了蜀中的名勝古蹟。到二十五歲時,他出蜀遠遊,希望能有所作為。出蜀後,他又漫遊了長江、黃河流域的許多勝地,觀賞了祖國雄偉奇麗的山川,了解了一些社會情況,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創造條件。
天寶二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在翰林院做供奉。李白不滿當時政府的汙濁,受到了權貴們的排擠,第二年就棄職出京。此後,他又在各地漫遊。安史之亂發生後第二年,李白懷著除亂安邦的志願,接受了李璘的邀請,參加了他的幕府。結果卻遭到肅宗李亨的圍擊,李璘被殺,李白也被牽連,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得歸。又過兩年,李光弼率軍討伐史朝義,李白以六十一歲高齡,還決意從軍,終因衰病,未能如願,不久逝世。 李白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急遽變化時代,他充滿了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嚮往著建功立業的政治活動,但懷才不遇,屢遭排擠和打擊。他的詩歌創作,反應了他那個時代的風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但李白流傳下來的九百多篇詩中,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思想感情的傾吐,有對祖國奇偉壯麗河山的歌頌,有對封建權貴的揭露和鞭撻,有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和抗爭,有對美好理想和生活的追求,有對不合理社會現實的批判。他的詩歌風格豪放飄逸,想像豐富,色彩鮮明,音調高昂,語言樸素自然,在藝術上有特殊成就。但因李白受道家思想影響較深,詩中也常常流露出追求神仙,縱情歌酒,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著有《李太白集》。 |
![]()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 |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 |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
![]() |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
![]() |
怨情 美人捲珠簾,深坐蹙蛾眉。 |
![]() |
三五七言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 |
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
![]() |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
![]() |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
![]() |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去獨閒。 |
![]() |
長干行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
![]() |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
![]()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