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民情 Customs

民俗廟會--五府千歲

五大系統

  根據黃文博先生的說法,我們可以將王爺信仰分成五個系統:

  ▲鄭成功系統-大王廟、二王廟、大人廟或三老爺廟的主祀神為鄭家三祖孫,信仰區域在臺南市及臺南縣永康市一帶,臺南市裕民街的三老爺宮和東門路的大人廟為其源。

  ▲瘟神系統-王爺就是瘟神,主要可分成兩類:其一為五瘟使者,是由三疫鬼衍化而來,後發展為五顯靈官,民間稱為五福大帝,故事架構為五舉人,亦即青袍春瘟張元伯、紅袍夏瘟劉元達、白袍秋瘟趙公明、黑袍冬瘟鍾仕貴和黃袍中瘟史文業;後來,根據五舉人再衍生出以五進士(即三百六十進士中的五位)為故事架構的五府千歲,最具代表性的有臺南市西來庵和臺南縣南鯤鯓代天府。

  其二為十二瘟王,以十二瘟王為代天巡狩的王爺,可分為三年一科瘟醮的三年王爺和五年一科的五年千歲兩種,前者以臺南西港慶安宮為代表,後者以雲林褒忠馬鳴村鎮安宮為代表。

  ▲英靈系統-生前有功於世人,死後被尊祀為王爺,民間多以通俗小說或傳奇故事為範本,例如雲林麥寮鎮西宮主祀的漢代名相蕭何;雲林臺西聚安宮祀奉的是漢代太傅蕭望之;雲林虎尾姚正宮的姚王爺則是唐朝名宰相姚崇;高雄永安天文宮祀奉唐代開國軍師徐茂公;高雄鹽埕沙多宮伍府千歲是唐代南陽侯伍雲召;高雄林園靈帝殿何府千歲是唐代進士何仁傑。

  ▲家神系統-家鄉名人或祖先生前對地方有義行貢獻者,死後被供祀於廟奉為王爺。

  ▲戲神系統-北管戲福祿派以西秦王爺(唐玄宗李隆基)為守護神,西皮派則以田都元帥雷海青為守護神,這一類的神明在王爺廟當中多半是配祀居多,所以也將之歸納為王爺信仰的一部份;把戲神奉為主祀神明的廟宇並不多見,大部份集中在臺灣的中北部。

  基本上,在臺灣王爺信仰當中,要以瘟神系統的王爺佔大多數,其他系統都只算是偏於一隅,無法成為王爺信仰的主流,未來的發展,恐怕仍是瘟神王爺的天下,而這其中最具權威的廟宇,則應該是同樣位於臺南縣的南鯤鯓代天府、麻豆五王廟和海埔池王府,可見,臺南縣可說是臺灣王爺信仰的源流。Home

i-mode Taiwan Since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