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民情 Customs
民俗廟會--五府千歲
五王回麻豆
麻豆方面,卻認為南鯤鯓的五府千歲,其實是來自於麻豆;有關五王渡海來臺的經過,麻豆代天府則有兩種說法:
▲明鄭以前,麻豆地區已有為數不少的漢人到此開墾,某日有五位白髮老人前來借宿,被先民安置在田間草寮中休息,隔天草寮內已沒有五位老人的形影,先民卻發現牆上有五尊神像,才知道昨日所見的老人是五位神明的化身。原來五府千歲代天巡狩路經麻豆,發現此地龍湖鳳穴,地靈人傑,有意鎮座在此。
▲明朝崇禎年間,泉邑啟建王醮,晉江縣富美宮李、池、吳三尊千歲隨王船東巡,船靠蔴荳港,牛稠庄民立地築茅奉祀,永曆十六(西元一六六二) 年改建磚造神殿,廟名保寧宮。
無論是五位顯化老人也好,是乘坐王船海漂而來也好,歷史的演進到最後殊途同歸:清乾隆二十(西元一七五五) 年,巡臺御史勘得水堀頭地處靈穴,恐出九五至尊,為杜絕後患,假藉建橋之名,暗中陰敗地理,以石車等物阻厄地靈,導致境域屢遭災變,牛稠庄逐漸荒寂,五府千歲因而改遷到南鯤鯓延續香火。爾後蔴荳地區瘟疫頻傳,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為了祈安求福,居民商議由南鯤鯓迎請五王回駕蔴荳遶境,終於演變成慣例,因此麻豆每年都有迎香之舉,聽說當時也只有麻豆保安宮,才有辦法將五府千歲請出南鯤鯓廟。
咸豐七(西元一八五七)年,牛稠庄人丁星散,保寧宮遷建於蔴荳庄頂街,廟稱改為保安宮。
民國四十五年,五王循例從南鯤鯓回鑾麻豆駐蹕,農曆四月初六振發青龍說五府千歲要重回麻豆,乩童到水堀頭插香,指示信眾重開靈穴,挖出石車、巨石、棕蓑、木頭等物,於是地理大翻覆,麻豆地區開始籌建五王廟,歷時十年完成。
至此,五王開基所在地出現了爭議。Home
i-mode Taiwan Since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