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My Health

骨質疏鬆症之二

檢查篇

骨質疏鬆可及早測出

  診斷骨質疏鬆症可透過一般化驗檢查及X光攝影檢查,早期的X光攝影對發現初期骨質疏鬆效果不彰。現在採骨質密度檢查攝影儀來測量骨質的密度,在初期診斷上有相當幫助。

  目前,骨質疏鬆的測定技術更突破,採廣頻寬超音波衰減技術,受到醫學界的注目。啟新診所專業健康檢查中心於日前購置此新科技CUBA clinical全自動超音波骨質密度分析儀,檢驗師楊文仁表示,儀器採無放射性、非侵入式的技術,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僅能檢查骨質密度,更能提供結構強度資訊,使醫師能更清楚地掌握受檢者骨質狀況及品質。

  檢查者只需將腳放置在儀器上,超音波會穿透腳跟骨,安全而精確地測出骨質密度,並且儀器和電腦連線,受檢者可在數分鐘之內,就看到報告,暸解自己骨骼的健康狀況。

  三軍總醫院超音波主任吳清俊醫師提醒,骨質密度檢查不可認為做一次就行,必須定期追蹤。最好能定期地在同一醫院所、以同一儀器、同一部位,來測定骨骼密度,如此可以明顯地比較判斷出骨質流失情況。

治療篇

防治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一旦確立,一定要與醫師配合,找出致病因素是原發性(老化、停經等引起)或次發性(疾病、藥物引起)並且對症下藥,才能防止骨質疏鬆繼續擴大。通常醫師會指導患者在飲食及生活上作改善,並且給予下列藥劑的治療──

  1. 鈣劑
    一次補充鈣不宜超過600毫克,每日不超過1.5克,服用時不宜與含有植物酸的食物、可樂、菠菜、麵包、麥片食用。不是每個人都適宜服用鈣劑,在使用前應先與醫師討論後再服用。

  2. 雌激素(女性荷爾蒙)
    更年期的女性及卵巢切除的婦女,適當的補充雌激素,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鬆症,並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生。
    荷爾蒙在醫師謹慎的使用之下是安全而有效的,然而有肝疾、高血壓、高血脂、乳癌、子宮肌瘤、中風等患者,則不宜採用。

  3. 抑鈣素
    它能抑制骨質的分解,並能達到止痛,目前有鮭魚和鰻魚抑鈣劑,由於價格昂貴,所以無法廣泛運用。

  4. 活性維生素D
    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調節鈣磷平衡,達到防治骨質疏鬆的效果。但是維生素D本身也會破壞骨細胞,故不宜使用過量。

  5. 氟化鈉
    據美國研究指出,用來預防齲齒的氟化鈉,與鈣同時定期使用,可防止脊柱骨折,具恢復骨質之效。

預防篇

預防骨質疏鬆的15種飲食保健

  鈣的流失是造成骨質鬆的最大元凶,因此,在預防保健上對於鈣的攝取是當務之急,並且越年輕開始越好,應將它視為一種終生的工作,終其一生都應注意鈣的攝取。

  專家建議國人每日鈣的攝取量,青少年約一千二白毫克、成年婦女約一千毫克、停經後的婦女約一千五百毫克,以確保體內足夠的鈣。(接第三頁Next Page) Home Since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