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My Health
食物檔案--食物中毒
大腸桿菌是一種腸內菌,大部分是無害的,但有小部分被稱為病原性大腸桿菌的會引起腹瀉,是致命細菌中的第一名。
0157:H7 型出血性大腸桿菌,86
年曾在日本造成數百名兒童的死亡;87 年二月在美國也發現 7
位被感染的病童。0157:H7
型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會侵犯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便、腹瀉、痙攣及脫水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腎臟機能受損,引起急性腎衰竭,紅血球被破壞,造成溶血現象。
大腸桿菌的傳染方式是,由人畜糞便污染了食物、飲水或經由其他媒介物,如蒼蠅而傳染,當食用這些受到污染的食物即受到感染,進而在人體內產生毒素,破壞人體健康。
如何預防大腸桿菌感染呢?可由三方面著手,即由食物採購、食物製備及個人衛生做起:
食物採購
- 避免生鮮獸肉類、禽類、魚類或任何生鮮食物之汁液,沾滴到雙手
因為這些汁液含有細菌,雙手上沾到之細菌會污染再採購的其他食物。
- 冷藏或冷凍食品,留到最後才買,並置放於保冷袋中帶回家
尤其是在夏天或採購食品後不直接回家,還要到別處去時,一定要用保冷袋攜帶。
- 注意生鮮肉類置於冰箱冷藏時間
生鮮魚類放冰箱冷藏時間不可超過 1
天,生鮮禽類或絞肉類冷藏時間可 1∼2
天,生鮮獸肉類則可3 ∼ 5
天。超過冷藏保存時間,不僅品質降低,且易使細菌大量繁殖。
- 冰箱的冷藏溫度應保持 5 ℃以下,冷凍則需零下
20 ℃以下。
食物製備
- 避免生鮮獸肉類、禽類、魚類或任何生鮮食物之汁液,沾滴到雙手或砧板上
因為這些汁液含有細菌,若直接就用手及砧板製作涼拌菜、切生菜或水果,會被大腸桿菌污染。
- 冷凍食品宜在冰箱冷藏庫中解凍
或使用微波爐解凍,不可直接放置室溫下解凍。
- 製備食物前後要勤洗手
製備食物之前,或接觸過生鮮肉類、海鮮或蛋類之後,一定要使用熱水及肥皂洗手。
- 手部有傷口或患有眼睛及呼吸道感染疾病時,不宜製備食物。
- 生食與熟食必須分開製備,所以應準備 2
套砧板及菜刀,分開使用。
- 烹調肉類的溫度要 163 ℃以上,肉中心要完全煮熟,但不需過老。
- 放置過生鮮食物的容器,不可直接拿來盛裝熟食。
- 廚房用抹布要注意清潔衛生
廚房用抹布應避免同時用在各種用途,且需高溫消毒,至少要煮沸
20 ∼30 分鐘,最後還需晾乾,並要經常更換。
- 抹布儘量不要與食物或餐具接觸。
- 飲用水必須煮沸。
- 剩菜應加蓋放冰箱中低溫保存,並儘快吃完,再食用時必須加熱完全。
個人衛生
- 由外返家、進食前及如廁後一定要洗手。
- 使用清潔的餐具進食,避免直接用手取食。
- 少食用外面餐廳之生食或冷盤。
- 不食用過期食物。
-
不食用路邊攤之冷飲或冰品
預防食物中毒是不分春夏秋冬的,特別是在調查報告指出,家裡使用的抹布含有大量腸菌之後,我們對於預防食物中毒更是不可掉以輕心,只要每個人在食物採購與製備,以及個人衛生上多用點心,相信上述防毒的小常識,可以幫助大家遠離食物中毒的危機^_^
Home
Since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