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My Health

食物檔案--飲茶健康
發酵茶v.s.未發酵茶
不管是紅茶還是綠茶,原料都是從同樣的茶樹來的,只因製作方法的不同,而衍生出許多不同種類的茶。所以茶的種類,依製造方法可分為發酵茶、半發酵茶及未發酵茶,其差別就在茶葉子酵素的發酵程度。 發酵茶的代表是紅茶,半發酵茶的代表是烏龍茶,而未發酵茶的代表則是綠茶。茶的發酵程度越高,所含的維生素C量就越低,也就是說未發酵茶所含維生素C較發酵茶高。

茶的成分
茶的化學成分有咖啡因、單寧酸、維生素C、胺基酸、兒茶素、類黃酮及酚類等,不同茶類除了顏色不同外,所含的成分也有差異,例如紅茶的咖啡因含量最高,而綠茶的維生素C含量最高。

咖啡因的作用
適量的咖啡因具有溫和的興奮作用,能夠安定精神、消除疲勞。但過量時則會引起心悸、頭痛、胃不適、焦慮不安等現象,長期過量攝食咖啡因,甚至會引起慢性中毒,如消化不良、失眠、神經質、便秘、耳鳴、急躁等現象。

單寧的作用
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會促使胃腸表面細胞收縮,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食慾及減少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單寧也不利於人體對鐵質的吸收,所以兒童、青少年、孕婦、貧血及腸胃不佳的人應少喝濃茶。

單寧對普通的大腸菌、細菌有殺菌的功用,以茶水作為漱口水也是蠻有功效的,但是單寧對於黴菌卻是無效。
常說「隔夜茶不要喝」,是因為過夜中經長時間浸泡,茶葉中的單寧溶出更多。大量的單寧對胃腸的刺激很大,同時茶水也可能因為黴菌繁殖而產生有毒物質,或其中胺基酸成分腐敗,分解變成有害的物質,所以說隔夜茶最好還是不要飲用。

兒茶素的作用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茶葉中的兒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減少壞膽固醇、抗菌及抗食物過敏等功能,因此專家學者鼓勵大家適量喝茶以防癌、防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保健。
飲茶與身體健康的研究不少,除了上述之外,飲茶是否能夠減重,也成了現今研究課題。吃了油膩的食物,喝過茶後口中便會較無油膩的感覺,是因為茶葉中石鹼草素的作用,但是否真能去油膩,減少油脂吸收而達到減重,仍是研究中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適量的飲茶是可促進身體健康的。 Home Since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