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My Health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間質浸潤型肺炎(非典型肺炎)

常見症狀: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乾咳、頭痛、肌肉痛、發燒、但較少胸痛及畏寒。

檢驗:白血球微幅上昇、痰中通常找不到致病菌,胸部Ⅹ光呈間質性浸潤。

常見病原體:肺黴漿菌、退伍軍人症、濾過性病毒等。 

【口罩的使用--同感冒病毒預防使用】

感冒時應該佩戴何種口罩?
感冒戴口罩必須先確認戴口罩之目的,若是保暖,幾乎所有口罩都可行,只要戴起來不會很不舒服即可,保暖最常見的在寒冷國家之人民,觀察日本人在冬天都會戴上口罩,而且都是小小的紗布口罩,思考其原因,在於日本因為天氣冷,呼吸寒冷空氣讓人不舒服,因此外出時會戴上口罩,可知此時口罩之目的是在保暖,因此只要罩住鼻子部份就好,口罩也就做的小小的。

感冒時若為避免飛沫傳染給別人,那麼應該考慮有效之防飛沫口罩,如第二節第二段所介紹美國所建議之規範(避免噴出4微米飛沫),這也是預防感冒的一項推廣觀念,感冒患者戴上口罩,可避免飛沫散布,也可減少不必要之手接觸飛沫而散布病毒之機率。

再者若戴上口罩是為了避免感冒病毒侵入呼吸系統,就病毒而言,必須附著在飛沫上,因此防護概念上就在防護飛沫,雖然飛沫粒就可能很大(打噴嚏的飛沫,甚至肉眼可見),但飛沫會逐漸乾燥,粒徑會變小,若要使用口罩來防護,需要考慮防護粒徑較小微粒之口罩,才可能達到有效防護之效果。因此給您的建議,最好是採用其他防護方法,不然應該使用工業用口罩(如前面所介紹之N95、FFP1、FFP2標示的口罩)。

文獻上提到感冒可能由接觸及飛沫傳染,感冒患者擦鼻子、遮口、抹臉等動作時,可能將含有病毒的身體粘液沾到手上,再透過手把病毒轉移到其接觸的地方?電話機、門把手、扶梯等等,感冒病毒能在布手帕上存活1小時,在人手上存活70小時,在硬質表面物上能存活72小時,健康人透過觸摸這些污染了病毒的手或物品,用手摸自己的眼睛、鼻子便會染上感冒,因此預防感冒應該是勤洗手,經常用肥皂洗手,感冒時不要用手或手帕直接去擦鼻子和眼睛,最好用消過毒的衛生紙。另外一方面文獻也談到感冒患者的飛沫,只有8%含有病毒,雖然如此,仍不可輕忽飛沫傳染,應該避免太靠近感冒患者,避免與感冒患者同處密閉房間內,最後不得不才選用口罩。

有鑑於WHO已將中國大陸、香港、越南列為SARS疫情嚴重地區,我國每天有上萬人進出這些地區,行政院衛生署正式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若發現疑似病例,可要求強制就醫、家屬也會被強制隔離,以避免疫情擴散。

事實上,所有疑似SARS的病例,至少出現下列特徵的其中一種:

在症狀發生之前十天之內曾經到香港、中國南部、越南或新加坡等感染區旅行。
曾與受感染者有過近距離個人接觸的人,如病患親友或醫療人員

症狀----

發高燒超過攝氏卅八度,

且出現咳嗽、頭痛、腹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

若有以上症狀,請儘速就醫。

中醫師李維哲指出,在肺炎急性期可使用清熱解毒藥,如板藍根、連翹、銀花、黃芩、大青葉、射干、敗醬草、柴胡等,皆有抗病毒作用,而且此類中藥合用有協同增效、延緩耐藥性產生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若於肺炎後期出現吸收不良或肺組織變性,以活血化瘀中藥有助於改善肺微循環,加速炎症吸收以利於肺組織修復。

  中藥處方的使用就如同籃球場上隊員通力合作,互相支援、避免副作用的產生。這就是為什麼中醫師常告訴病人,不要用大量單味藥來預防疾病。

  李維哲呼籲,民眾如果擔心肺炎上身,可找合格中醫師依個人體質,開給適當預防處方,雖然較麻煩,但吃起來卻較安心,切勿隨意服用口耳相傳的偏方、秘方。另外,平時應注意均衡飲食、定時運動、有足夠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便可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這也是面對此波非典型肺炎的最佳預防之道。

增強免疫力15招(審稿專家:台大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莊哲彥)----原文請點選左側文章連結

1. 好好睡一覺
2. 每天運動30分鐘
3. 按摩
4. 吃些人參
5. 維他命C,每天200毫克
6. 維他命E,每天200國際單位
7. 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
8. 抗生素不要濫用
9. 關係親密
10. 開懷大笑
11. 每天花5分鐘做白日夢
12. 相信自己
13. 每天花20分鐘寫日記
14. 信仰
15. 參加藝文活動
Home i-mode Taiwan Since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