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全稱:梵蒂岡城邦 Vatican City State
國名別稱或異譯:教廷
首都:梵蒂岡城 Vatican City
政制類別:君主專制,實行神權統治,實質上教皇只行使有限權力。教皇既為梵蒂岡城的世俗統治者,
亦為羅馬公教的首腦。
約28 | 耶穌Jesus在巴勒斯坦創立基督教Christianity |
約42 | 彼得Peter在羅馬建立教會,是為羅馬Rome教廷之始(-約1308年),彼得被後世奉為首 任羅馬主教 |
440.9.29 | 利奧一世Leo I繼立,被後世奉為首任羅馬教皇 |
756 | 羅馬教皇開始擁有世俗統治權,是為羅馬教皇國之始(-1798.2.15) |
1054 | 基督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和東正教,其中羅馬公教以羅馬教 皇為首腦 |
約1308 | 法蘭西將教廷遷往阿維尼翁,建立阿維尼翁Avignon教廷(-1423.5.23) |
1378.4.8 | 烏爾班六世Urban VI將教廷遷回羅馬,重建羅馬教廷(-1415.7.4) |
1378.9.20 | 羅馬教廷與阿維尼翁教廷並立,羅馬公教之大分裂時期開始(-1417.11.11) |
1409.6.26 | 阿歷山大五世Alexander V建立波洛尼亞Bologna教廷(-1415.5.29),形成三教皇 並立局面 |
1417.11.11 | 羅馬公教重新統一,在羅馬重設教廷,大分裂時期結束 |
1517.10.31 | 歐洲各國開始宗教改革運動,脫離羅馬公教,形成新教Protestantism各教派 |
1798.2.15 | 法蘭西推翻羅馬教皇國,扶植成立羅馬共和國(-1800.6.23) |
1800.6.23 | 復辟羅馬教皇國(-1809.5.17) |
1809.5.17 | 法蘭西併吞羅馬教皇國 |
1814.3.24 | 復辟羅馬教皇國(-1849.2.9) |
1848.3.1 | 教廷頒佈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 |
1849.2.9 | 羅馬共和國(-.7.4) |
1849.7.4 | 復辟羅馬教皇國(-1870.10.17)和君主專制政體 |
1870.10.17 | 意大利併吞羅馬,教皇退居梵蒂岡,喪失世俗統治權 |
1929.6.7 | 梵蒂岡正式取得獨立地位,建立梵蒂岡Vatican城邦,教皇遂又恢復部分世俗統治 權 |
名字 | 任職時間 |
---|---|
約翰.保羅二世 John Paul II (原名沃伊蒂瓦Karol Wojtyla) | 1978.10.16-2005.4.2 |
本尼迪克特十六世 Benedict XVI (原名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 | 2005.4.19- |
議會名稱:無議會,但設有樞機主教團作為諮詢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