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聯華醫事檢驗所 | ||||
|
|
|
|
|
|
Lien Hua Medical Technology Lab. | ||||
|
|
|||||||||
|
一.愛滋病簡介 |
四.愛滋病的臨床症狀 |
七.HIV病毒的預防 |
|||||||
二.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
五.愛滋病的臨床檢驗 |
|||||||||
三.HIV病毒的致病機轉 |
六.愛滋病的治療 |
|||||||||
|
一.愛滋病簡介:
愛滋病
,AIDS全名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中文翻譯為後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
,其病原體為反錄病毒(Retrovirus)的一種,發現之初曾被命名為人類親
T淋巴球病毒型III(即HTLV-III)或淋巴腺病病毒(LAV),後來於1986年後以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為國際統一的稱呼。而愛滋病於美國流行的病毒,大都屬於
HIV-I,於西非和歐洲流行的愛滋病病毒大都屬HiV-II (是HIV-I的變種),它們都會造成人體嚴重的免疫調節性障礙
,致使免疫機能大降,易受其它細菌,病毒伺機性感染
,或易受腫瘤(特別是卡波西氏肉瘤)侵襲,而最後喪命,因此病到目前仍無有效藥物治療
,所以被稱二十世紀黑死病。
二.愛滋病的傳染途徑:
因在愛滋病人的血液及精液等體液都可測到
HIV病毒的存在,所以其傳染的途徑包含
:輸血,輸血液製劑,同志或男女的親蜜性行為,或共同使用同一針筒針頭
,或母親經由子宮或產道垂直傳染給新生兒,或因不小心意外被愛滋病人的血液污染到傷口或針頭誤刺到
(尤其醫護人員),總之只要是受到愛滋病患者的血液侵入到體內時
,都極有可能被傳染愛滋病。
三.HIV病毒的致病機轉:
當
HIV一旦侵入人體後,病毒的基因組會併入人體的染色體內,人體細胞經由一系列的轉錄複製而製出
HIV的各種蛋白質與基因組,當HIV的各種蛋白質與基因組完成配裝後便成完整
HIV病毒,而後大量的HIV病毒將致使人體內擔任免疫反應調控重要角色的淋巴球
CD4T細胞的繁殖減少,接著T細胞輔助及調控供能減少,產毒性
T細胞對感染性細胞的活性也減少。還有HIV也影響到單核球降低對化學吸引性
,減少殺菌力,另外HIV同時也影響B淋巴球,而降低抗原特異性體液免疫反應,降低抗體的產生
,此外HIV也影響了體內自然殺手細胞,降低了細胞毒性的活力,所以總而言之
,HIV最後將使人喪失原有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而易受到其他病菌感染斃命
。
四.愛滋病的臨床症狀:
愛滋病感染後的先驅症狀是容易疲勞
,全身倦怠,常有不明原因發燒,腹瀉,氣喘
,或舌頭上有白斑,淋巴腺腫大,及體重不明的下降,而後因免疫系統受到明顯的抑制
,隨後便會有許多伺機性病菌伺機感染,如弓漿蟲,念珠菌,肺囊虫,隱球菌,肺結核分枝桿菌
,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巨細胞病毒,腺病毒,JC人類多泡病毒,及B型肝炎或其他細菌或病毒伺機感染患者而致他於死
.同時HIV也可能導致患者產生腫瘤,
統計患有AIDS的男"同志"約有40%會發生癌症,其中有90%是屬卡波西氏肉瘤,10%是惡性淋巴瘤
,卡波西氏肉瘤是屬內皮的血管腫瘤,會出現在皮膚,黏膜,淋巴腺,及內臟器官中
。
五.愛滋病的臨床檢驗:
1.HIV
抗體的測定:a.
酵素免疫法(EIA):測試血液中HIV抗體。b.
顆粒凝集法(PHA):測試血液中HIV抗體。c.
確認法:即常用作確認HIV病毒的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或免疫螢光法
d.
放射免疫沉澱法(RIPA)2.HIV
病毒培養:培養出的病毒
,再以各種測試方法,測定HIV的病毒DNA或RNA,或病毒抗原測定。3.HIV
調節蛋白測定:如測試
Neopterin,或測試CD4+與CD8+細胞數比值,以了解HIV感染的早期變化。一般被
HIV感染後,可於早期測到HIV抗原,而後因病毒的DNA併入感染者DNA而進入潛伏期
,直到有某種誘因致使病毒大量複製時,病毒的抗原才可再測得,但當第二次再測得抗原時
,算已經開始轉變為愛滋病,而漸失免疫抵抗力了。另外一般感染
HIV的人約有95%在經過5-8個月後,大都可由酵素免疫法(EIA)或顆粒凝集法
(PHA)的檢驗方法測得其HIV抗體,經測得若是陽性反應時,應再使用西方墨點法
(Western blot)再度作進一步的確認,而當經證實又是陽性反應時,則表示確定已感染到
HIV病毒,並且可能會傳染HIV,但不表示他目前一定會有症狀產生
,也許他現在正處於潛伏期,而潛伏期(指感染後到發病這段時間)因人而異,有的
5年,10年或更久才發病,但即使沒有發作,也可能具有傳染性,應避免傳染給他人
,並且本身應至醫院作一系列的追蹤及病情控制。
六.愛滋病的治療:
目前全世界正努力積極投入研發抗
HIV藥物及疫苗,而目前經過美國食品藥物局
(FDA)核准的治療HIV藥物有:Azidothymidine(AZT), dideoxyinosine(ddI),dideoxycytidine(ddC),
這些抗HIV藥物,還有包括最近的所謂"雞尾酒"療法,也是只能延遲或阻止病徵的發作
,不能完全治癒HIV。另外聯合國愛滋病計劃的科學家針對愛滋病垂直傳染防制上最近也發現更簡易且可縮短療程的方法
,即無論愛滋媽媽在預產期前
3週,或是陣痛開始時,服用AZT及3CT兩種抗愛滋病毒混合藥物,都可有效減少垂直傳染機會
。但不管如何,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很大,所以治療時必須加以監控
,因此不要被傳染到愛滋病毒始為上上之策,不過還是希望人類能早日找到能完全治癒
HIV的藥物及預防HIV病毒的疫苗。(註:以上藥物僅供研究參考,實際治療應由醫師視患者情形而下處方)
七.HIV病毒的預防:
因至目前為止
,尚未發展出有效抗HIV病毒的疫苗,所以應注意可能被傳染的途徑
,杜絕一切可能被傳染的機會,預防之道如:1.
避免非必要的輸血。2.
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筒,或其他注射器。3.
不嫖妓,不濫交,不施打毒品。4.
不做不正當的性行為,如肛交,口交。5.
謹慎保護自己,避免傷口暴露於可能污染物中。6.
避免與人共用牙刷,刮鬍刀,或其他有可能受到血污染的器具。7.
避免直接接觸HIV患者的體液,血液或其污染器具.尤其有傷口之處,更應嚴禁接觸到
8.
已經確認是感染到HIV,則只要是沒有牽涉到會接觸到體液或血液的工作外,大部分的
能會碰到的器具
。9.
只要已經確認是感染到HIV,則在求醫或牙齒保健時,應告知醫護人員,這樣醫護人員才能對病情作評估判斷
10.HIV
患者絕不可以捐血,以避免傳染給他人。11.
已被HIV患者的血液或體液污染到的器具表面,可用10%漂白水,70%酒精,2%戊乙醛
而患者的衣物可用含清潔劑的熱水清洗
,通常都可殺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