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市桌球委員會

來自:乒乓世界  

直板反膠訓練法 :  精雕細琢前三板 (二)

作 者:吳敬平

相關主題 :  怎樣加強正手進攻能力(一)  如何提高相持能力(三)   實用戰術的訓練(四)

  一、發球的訓練 直板反膠由於受到自身打法的限制,主要的得分手段體現在前三板上,而前三板又主要是靠發球搶攻得分。因此,發球尤如直板反膠打法的生命線,沒有一至兩套好發球就很難立足世界乒壇。從訓練 的角度看,從小培養運動員對發球的鑽研精神和意識很重要,等進入省、市或國家隊以後再想練就一手好發球就不容易了。在國家隊,我們已經認識到發球的重要性,在訓練中練發球的時間安排也不少,可是收效不大。發球好的運動員會不斷地去鑽研新的發球,而發球不好的運動員總認為自己對發球沒感覺,怎麼練也沒用。其原因就在於要改變多少年形成的習慣和意識很難。因此,要想練好發球,必須從小抓起。這一點必須引起業餘體校教練員的高度重視。 發球的種類很多,但近年來由於對發球的創新重視不夠,運動員所掌握的發球越來越單調,基本上以左側上、下旋、轉不轉為主。而且發球的旋轉、落點變化也不夠,很容易被對方適應。因此,在發球的訓練 中要提倡多樣化,盡可能掌握與眾不同的發球,特別要充分開發直板反面發球。劉國梁的反面發球,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轉不轉發球:目前歐洲運動員對接發上、下旋的發球非常適應,但對接轉不轉
發球卻很差。因為隨著接發球技術的發展,歐洲運動員喜歡採用側身晃接的方法,側旋球正好能借上力,而轉不轉球採用晃接的方法就容易下網或出界。因此,要提倡多發轉不轉發球。馬林、嚴森的轉不轉發球在對歐洲運動員的比賽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發轉不轉球時,要注意落點的變化,比如正手近網短球、中路近網短球、反手小三角以及長球等等。

  2、正手側身發右側旋到對手正手近網短球並配合反手底線長球:這兩種發球目前被歐洲運動員廣泛採用,而國內運動員現在能發這種球的不多,以至在國際比賽中我們的運動員在接這個發球時吃虧不少。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和掌握這種發球。

  3、直板反面發球:反面發球有兩種方法,一是站在側身位發對方正手近網短球、反手近網短球和直線長球。發出來的球是側上、下旋球。二是站在反手位用反面發側上、下旋球。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發球,外國運動員往往不太適應,效果很好。希望直板運動員都應該去鑽研和掌握這種發球。由於發球的種類很多,以上談的幾種發球只是一種補充,使發球加多樣化。

  4、右
球:目前這種球已被歐洲大多數所掌握,而中國得不多,以致在比中吃虧不少。因此,我加強這種球的訓練研。 訓練時,首先在意上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要想使自己的球收到好的效果,就必使對方在接球時找不到第一時,儘量使對方在第二時間擊球,從而使對方的回球速度減慢,旋減弱,自己的得時。這就要求在練發球時,特別要注意落點的化。只有將落點和旋有機地合起來才能出最有威球。

  二、
攻的訓練 攻的訓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球後的攻。二是第三、五板後的接。

  1、
球後的訓練主要強調落點、路的化和攻的量。傳統發搶訓練都是圍繞著左半台行,右半台只是起到制作用。隨著技、戰術的化,比中從右半台攻的使用率越來越大。這一點必引起我足夠的重。在1999年45屆世乒林對瓦爾德內爾第四、五局的比中,林的球都是從老瓦的正手位突破而取得成功。在1999年日本公開賽賽薩姆索夫對林的比中,姆索夫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改戰術,短球到林正手位,由於林接球處理不好,被姆索沖得手而連輸三局。因此,發搶訓練加強正手位短球後攻的訓練,這是發搶技術的一個展趨勢。由於有反手位底線長球和小三角的制,接正手位近網短球時身體重心上不去,手在接觸球時離身體很,不好控制回球的落點,容易出機會被對方攻。

  2、
球後第三、五板球的接是發搶更高次的要求。隨著控制與反控制技術的展,接常採用擺短和晃、撇等方法來控制對方的攻,因而給發搶帶來更大的度。在對方擺短和晃撇不能上手的情況下,這一板球的處理以及下一板球的接就得尤重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就使攻技術更加豐滿,不僅能夠直接攻,當對方控制時也能通過反控制再行下一板的攻。

  三、接
球及接玫的訓練 球技術隨著乒乓球技術的展而展,在每一個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要求。對於直板反膠,接球技術主要體一個“”宇,而這個“”字又具體體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台內球的處理,主要是擺短和挑。接
球的擺短,最主要的環是要到第一時間擊球,在球剛剛起跳時就要球。球時身體重心前迎,用腰控制前臀,手腕在接觸球的瞬突然向下力,和球往上跳的力形成合力。這樣就使擺過去的球很,使對方不敢易挑,只要對方回擺,就有機會沖。

  2、封住半出檯球,敢於
沖。這就要求具有很高的對半出檯球的判斷力,在此基上才能得上沖。因此,在接球技術中敢於沖半出檯球是關鍵,是訓練的重點。比中處理擺短和拉半出檯球時,在意上要明確先是準擺短,判斷球出臺時再收回手拉。如果先準備搶拉出檯球,等判斷球沒有出臺再去擺短,就沒有第一時了,擺短時就不容易控制球的弧和落點,反而容易被對方攻。

  3、接
球的落點意。從目前的技術展來看,更強調擺兩個小三角短球的落點意

  4、接
球以後與下一板的防守。這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必加強這個意的培訓練。它包括擺短以後的接、挑球以後的接、劈以後的接、拉以後的接等等。隨著乒乓球技術的展,從正手突破的意更加明確,接球直接正手位的球會越來越多。因此,接球送對方正手位以後的防守意識顯得越來越重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