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板反膠打法的戰術訓練主要是圍繞如何發揮正手拉球的威力而進行的,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側身搶沖下旋後撲正手時朵拉斜線。撲正手以撲斜線為主,直線為輔,是為了爭取形成正手斜線的對拉,再找機會拉直線。要想在比賽中運用這個戰術,首先在心理上要相信自己正手的能力,敢於和對方比正手。
2、正手位搶拉下旋後進入相持或正手全台搶拉。這是直板反膠運動員很關鍵的—個技術。因為現在歐洲運動員對付直板反膠這種打法都是從正手位突破,主動給你正手,再防—板後進入相持。這種訓練有兩種方法,一是沖直線後進入相持或正手全台搶拉;另一種是沖斜線後銜接正手拉直線,進入相持或正手全台搶拉。從馬林同薩姆索諾夫、瓦爾德內爾、佩爾森比賽的情況來看,當對方搓馬林正手位時,在能夠發力沖的時候可以多沖直線或中路,位置不好的時候可以朵拉斜線形成正手對拉。這種戰術在比賽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推擋變直線後保正手反拉、反帶直線。比賽中運動員往往不敢變直線,一是推擋加力變線容易失誤;二是推擋變線沒有質量又怕對方沖兩條線防不住。在馬林的訓練中也存在這個問題,明明戰術需要變線,就是不敢變。在這個戰術訓練中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是變線的質量;二是變線後的防守。在馬林的訓練中首先解決變線的問題,由過去的推擋變直線改為“圍”直線,提高了變線的質量和穩健性。變線後的防守也由過去的近台防守改為退半步防守,對方拉直線用反面平擋,對方拉正手就用正手反拉。但目前這個技術在比賽中很難運用,因為過去常年形成的意識是用推擋防守,推擋和正手的轉換比較快,而用反面擋時,反面和正手的轉換意識跟不上比賽的節奏,因而在比賽中變直線後對方拉直線時,防守還是用推擋。我認為這個防守技術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只要從小培養是能夠掌握的。
最後談一談訓練中應該注意的幾條原則:
1、實戰性原則 任何訓練計畫都必須從實戰需要出發,訓練計畫和實戰結合得越緊密,收效就越大,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也就進步得越快。因此,制定訓練計畫必須根據每個運動員的特點進行,並在訓練計畫的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的任務,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時還要根據在訓練計畫實施中遇到的問題不斷加以修改。我認為衡量訓練是否和實戰相結合的一個標準就是李富榮說過的一句話:所有訓練的技術,關鍵是看你在18平、20平這種關鍵時刻是否敢用。如果你所練的技術在關鍵時刻敢用,就說明練對了。如果在關鍵時刻不敢用,就說明練得有問題,應找出問題的所在,這也是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必須經常思考的問題。
2、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習任何一項新技術都必須遵循這個原則,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練,不斷深化。
3、量變到質變的原則 運動員在學習一項新技術的時候往往有一種急於求成的心理,希望自己今天學習了一項新技術,明天就能在比賽中運用,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掌握每一項新技術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達到了一定的量才會產生質的飛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