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Greetings, this is m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for affiliate programs.

 

How to Invest

 2006

中國現有的問題

中國現在的問題﹕
投資增長放緩會減少商品市場的需求﹐中國佔全世界GDP大約4%﹐對鋁需求則佔全球總量25%﹐另外﹐銅﹐鐵﹐煤等需求佔全世界總消耗量30-35%。十分多的中國製造業者將會移離中國的主要城市而移向農村城市﹐這也是為了配合中國的調控政策﹐總而然之﹐對商品需求減少是事實也是趨勢。有人說中國的優勢不再因為薪水水準愈來愈高﹐從而投資者移向其它成本更加低的國家。這完全是荒謬的﹐中國還有超過一半人口(7.45億)只拿$1-2美元薪水一個月﹐中國是一個勞動力剩余最多的國家﹐到現在仍是。

人民幣升值無論對美國﹐日本﹐台灣﹐韓國﹐和中國自己也是好處多多﹐它既可以作為刺激內需的手段﹐也可以用以減低貿易順差以減少美國﹐日本﹐台灣﹐和韓國的埋怨﹐更加可以打擊保護主義。

最後一個問題是中國消費者﹐人心是最難控制的﹐要改變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和沒有安全感的心理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即使政策上及其它的硬件都做好了﹐民眾心理能否改變亦未可知。

即使中國的儲蓄率已經是全球最高﹐消費佔GDP比重只有50.7%﹐比較世界其它大部份主要經濟體的65%標準水準﹐

自從1979年以來﹐中國從社會主義改變為市場主導的經濟體﹐因此大量裁減國有企業員工﹐自己1997年以來就有超過6000萬工人被裁﹐使人民的消費信心大受打擊。以至儲蓄比率過高。這種心理打擊可能導至工人永遠持有預防性儲蓄而不增加消費﹐消費力量可能要依靠新一代的中國民眾。

另外一個有趣的情況是中國消費者對電視﹐洗衣機﹐電冰箱﹐和音響等比較舊的家用設備增長緩慢﹐由1994年到2004年只有大約一倍的增長﹐而電腦﹐固網電話﹐和移動電話在相同時期都有最小6倍的增長﹐移動電話更加有超過20倍的增長。

2004年﹐中國城市家庭收入有2,950美元﹐農村家庭收入只有990美元。國民儲蓄率有50%﹐家庭儲蓄率有30%。但是根據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對自己的儲蓄額仍然極不滿意。可見﹐要改變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和沒有安全感的心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未來幾年的中國﹐在宏觀調控下﹐會搭入一個全新階段﹐以前可行的那一套﹐今天恐怕不可行。在這個大調整之中尋找機會並將之成為“現實”﹐但是股市﹐樓市方面由2007年開始﹐在未來兩年恐怕不會有大昇浪﹐不過反而是入貨極佳時機。

中國的13億巨大消費市場絕對會是未來經濟的最大機會之一﹐人口佔全球20%﹐消費卻只佔3%。

如果美國以外的主要國家都毅然決定減少儲蓄比率﹐增加國內消費﹐和減低貿易順差﹐你可以想象對美元的需求會怎樣﹖美元貶值的趨勢似乎是事在必行。而因此﹐美國的加息壓力亦會增加。沒有了外國的美元需求﹐為了減緩美元貶值速度﹐提高儲蓄率似乎是唯一的出路。提高儲蓄率的話就必然地影響全球經濟因為很大程度上﹐許多國家都是依靠美國的消費力量﹐只要美國的消費力減少5%﹐已經足以造成全球經濟衰退﹐當然又要視乎減少的速度快慢而定。或者美國能夠想出更加有效的方法﹐那美國真要問問自己希望獲得些什麼了。

 

Back to other articles



  © 200
5, Roy Sit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