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午的風吹記事
這天午後,漫步至公園,走到以往熟悉的鞦韆架旁。此時微風徐徐吹來,鞦韆隨風搖盪了起來,我的思緒也被拉回到過去……。
鞦韆架常是孩子的最愛,我也不例外。許許多多的回憶、笑語聲、嬉鬧聲都遺落在這裡,其中絕大部分就是和奶奶的記憶。
自小,媽媽即是個職業婦女。平時,放學回家,陪伴我的只有奶奶,附近公園的鞦韆架就是午後我和奶奶散步最常去的地方。在那裡我們渡過了不少快樂的時光。其實,我和媽媽的感情也不差,只是相較起和奶奶的感情而言,就是少了點東西。
由於家中不大,在兩個年幼的弟弟相繼出世以後,一張小小的雙人床是擠不下五個人的(即使是二大三小)。當時的我就只好去跟奶奶睡。雖然有些老年人特有的體味,但是這段日子卻是我永難忘懷的時光。每天晚上,依偎在奶奶身旁,跟她述說一天以來在學校發生的趣事,就算是發發牢騷也罷,我也甘之如飴。曾幾何時,那從被窩中傳出的低語聲、笑語聲,竟成為我成長過程中永難磨滅的篇章。
漸漸地,叔叔們相繼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由於叔叔、嬸嬸工作忙碌的緣故,奶奶便到他們家去替他們照顧小孩子。雖然見面的次數不再那麼多了,沒逢寒暑假、週休二日,奶奶都會回來,或是我們也會到叔叔家去看奶奶。即使當時已是個國中生的我,最喜歡做的事,還是像年幼時一樣,抱一抱、親一親奶奶。別不相信,這都是真的。
一年多前,奶奶由於高血壓的毛病,導致腦溢血,住進了醫院。甚至後來因醫院的疏忽成了植物人。每次看到身上插滿大大小小管子的奶奶,便不由得鼻酸、心疼。幾天前,因為急救無效而回天乏術,奶奶就此離開了我們。
這幾天來,除了忙著預備奶奶喪禮的大小事宜,再加上失親之痛,家中的每個人都被折磨得不成人樣。或許對奶奶而言,這不外乎是一種解脫,只是留給身在陽世的我們永無止盡的傷痛。
九二一大地震時,很多人在數分鐘之內失去了摯愛的親人,有些僅僅只有一牆之隔的距離卻經歷了生離死別、天人永隔之痛。這種傷痛,比起我的不知要深切上幾千幾百倍。歲月是否能撫平傷痛,恐怕也還是個未知數。但是,我還是深切的盼望,有一天,我們真能從悲痛中再站起來,共同打造屬於我們的一片天空。台灣,加油!
前頭欖仁樹也悄悄冒出新芽,彷彿也吐露出新希望。沐浴在和煦的春陽下,佐以輕風相伴,前頭的路也更顯得平順。這天下午的風吹記事,就這樣不停在我心中迴盪、迴盪。
有一天,我們真能從悲痛中再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