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的聯合國

●我的小孫女最近送我一張自製的賀卡,用電腦印出;上面除有一面聯合國的旗幟以外,還有四面國旗。看了以後,不禁莞爾。我想,假如我家門前豎有旗桿,像國際機構那樣,我們就可將這五面旗同時升空飄揚。

 我曾在聯合國的機構任職十七年,從四十多歲做到退休,將人生最有經驗及精力的一段歲月,貢獻於國際工作,足跡遍歷十餘國。雖不必餐風宿露,也常常披荊斬棘。扯起這面藍色的旗子,當無愧色。

 我的兩個兒子均出生在台灣,在那裡讀過中學。對中文的寫、讀、講,並無太大問題。雖然次第已經歸化美國,飲水思源,他們是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下長大的。

 第三面旗是美國星條旗。我們的大媳婦是美國人,祖先來自愛爾蘭,溫柔賢淑,樸實敦厚。我們從她那裡,學到不少美國人的優點。第一,她很有愛心及耐心,對小孩以及小動物,均充滿愛意。曾經為了一隻在牆上頻頻鑿洞的啄木鳥,安置一個舒適的鳥屋;為了一隻流浪的小貓,備了一個暖氣房等等。對子女更是百般愛護。她極有耐心,從不生氣;發生任何狀況,她都不殫煩地向小孩們慢慢解釋,代替責罵。她說,她要養成小孩們可愛但不寵壞的性格。第二,她主張對子女們要公平,不可偏愛。如果我們稱讚一個小孩好,她一定會講另一個也很棒等等。如果我們送禮給孫兒女,一定要每人一份,而且儘量要相同或類似。有時也使我們覺得難辦,因男孩和女孩喜愛不同。這使我想起,在中國子女眾多的家庭,父母常有偏愛。這樣,會造成部份失歡子女心理上的不平。第三,她很獨立,也尊重別人,和我們住得很近,從不隨便闖入。孩子們有小病時,她寧願請假在家陪伴,不會委託我們,除非我們建議或邀請。

 我們家的第四面旗子是五星旗。也因媳婦的愛心,去大陸領養一個女孩。這個女孩,父母不詳,從孤兒院中領來。領養所費不貲,需要 一、兩年時間,還要經過社會工作者多次調查才獲批准。領養時,媳婦和兒子雙雙請了假,專程去杭州辦理手續,並將過程一一錄影存證。媳婦說,小孩懂事後要源源本本告訴她,不需保密。一起去領養的家庭,每年帶小孩們開同鄉會五、六次,風雪無阻,也是美國人的開明和可愛之處。這個孫女,已將七歲,乖巧伶俐,自動自發,富有創造性,已會用電腦,文前所說的賀卡是她送的。

 最後一面是越南旗。全紅色,正中有一顆黃星。從前在電影中看到時,還心中怦怦--這是美國越戰時的敵人!這個小男孩也是兒子及大媳婦去河內領養來的,白白胖胖,眉清目秀,看上去像中國南方人。據說,越南人分兩種,一種是瘦小扁黑、像戰爭片中的農民游擊隊。另一種是高大白淨、像一個生意人。這個小男孩,可能屬於後一種。現在只有三歲,已經口齒清晰,善觀面色,而且是笑臉常開,惹人喜愛。

 當然,我家的成員不止上述的幾個。如還有一位爽直大方、玲瓏能幹的小媳婦以及三個可愛的孫兒女等等。他們都可以分屬前面的旗幟,不再贅言。但是在我們的家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主角,就是我的太太。她是吾家聯合國調和鼎鼐的「秘書長」。多少年來,她任勞任怨,奉獻一己,肯犧牲,又善良,深具中國婦女傳統的美德。她本性樂觀、勤快、慷慨大度、勇往直前,隨我東播西遷,倒有美國早年開拓西部的精神。她的愛心十足,不要說是對任何人,即使一花一草,也悉心培養,無微不至。我常常想,她是我家的維繫中心,我家的安定力量。如果說,齊家要有信條,我同意她的準則:「互相尊敬,關愛守信;以身作則,慎言篤行」。這樣,這個看上去無為而治的家庭,可以天長地久。

 看看這五面旗,文化、歷史錯綜複雜。海峽兩岸從前是敵對狀況,迄今還相持不下。美國和越南,戰火連年,恩怨難計。假如聯合國的最終目標是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則在吾家的聯合國,已經是付諸實施了!(夏菁 寄自落磯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