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篇》政治人物的性善與性惡

【張作錦】

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期間,七月的台北市,文人聚會驟然增多。學者聊天,雖然三句不離學術本行,但也不會完全撇開現時政局不顧——包括台灣的和大陸的。知識分子「心憂天下」,除非「四海昇平,國泰民安」,怎麼能不憂了呢?

上週某日,台、港、國外幾位文化界人士早餐閒話。話題隨興所之,並不集中,但正心誠意,也並非全無代表性。爰摘記其中片段,以誌他們對國事的關切。因為未徵得當事人的同意,不能寫出他們的大名。談話只記要旨,並非逐字記錄。

——我快退休了,退休後要去加州定居,不回台灣了,因為看不慣民進黨的作風。執政才兩年,就腐化成這個樣子。一位本地朋友告訴我,他們要錢比國民黨還要得兇。

——這不是錢的問題,本質是權力,錢只是象徵。我給你錢,是受你控制,你給我錢,就是受我控制了。政治人物看得最重的是掌控一切的權力。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他們真的那麼好色嗎?未必,那是代表他能控制天下萬事萬物。所以政治人物要奪權,奪到權之後就要保權。人有了權力,很少不腐化的。

——我雖不贊成民進黨台獨的主張,但也曾對他們寄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們有作為,把台灣治理得好。現在則是希望大失望也大。

——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民進黨以國民黨為師,是跟國民黨學的。就連共產黨也是跟國民黨學的,所以威權體制大同小異。這些人的本質都是差不多,不要對他們任何人抱太多的幻想。

——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呢?這是不是我們儒家文化有了問題?

——儒家文化當然有它的問題。有些人太執著於儒家文化,凡儒家文化中壞的東西都認定是「假儒家」,好的部分才是「真儒家」。哪有這麼簡單的事?人性本來就有善的一面和惡的一面。

——儒家倡言性善,民間根本不相信。諺語說:「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還有「知人知面不知心」……

——對啊!這些都說明民間不相信人性一定是善的。甚至儒家本身也未必相信,與自己無利害關係的,相信性善,利害衝突時,就相信性惡了。

——人性有善有惡,有時「壞人」也可做一點「好事」。

——所以大陸上有些人現在居然還懷念毛澤東?

——大陸老百姓現在之有人懷念毛澤東,是那時大家雖然都窮,但人人都有飯吃;現在改革開放了,下崗的人那麼多,流民那麼多,但卻沒有社會制度的救濟與保障,要他們怎麼活下去?

——看大陸的演變,不能只看獨立個案,要看大趨勢。先是知識分子反對它,後來學生上街頭,但學者和學生不足以對它構成威脅。現在,基層民眾起來反抗,共產黨就十分在意了。

——法輪功就是個例子。幾萬人忽然在天安門廣場出現,共產黨就大吃一驚。

——搞政治的人常常認為自己有理想。若談理想主義,何過於共產黨?他們要救整個無產階級,要救中國,結果呢?同理,也不能相信民進黨嘴巴上說的理想。

——要認識這一點,看透這一點,心理才能平衡,才好過日子。

——老百姓人人都要過日子,這是個重要的基礎。從這個基礎上出發,也許能找到台灣問題、中國問題的解決之道。

這當然不是結論。但是對台灣的事、中國的事,今天誰能指點出一條途徑,而又能讓當權的人照著做?兩岸政體不同,但百姓命運則一——吉凶禍福,都操在少數人手裡。
【2002/07/1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