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物語》武士道精神之一 忠

【林水福】

今天談武士道,或許有人認為太迂腐,或過於封建。

不過,文化這東西,尤其是傳統文化,平常就像空氣一樣,不會特別意識到它的存在,或重要性,一旦,有特別事件發生,傳統文化就在不知不覺之中產生作用。

有時,從報章雜誌,我們會看到例如日本某國會議員因不法情事即將暴露之際,他的助理、或秘書承擔一切過失自殺了,之類的報導。議員的部下以自己的生命,維護住主子的地位、名聲。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會罵這個部下「笨死了!」「不值得!」

部下採取這種方式報答主子的是非、價值,在此不擬深究,我要談的是這種觀念從哪裡來?

一言以蔽之,是從武士道精神來的。

武士道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大約從鎌倉時代(一一八五—一三三三)開始發展,於江戶時代(一六○三—一八六七),以儒教思想為基礎,完成武士階層的道德體系。鎌倉與江戶兩個時代,在日本歷史上都是戰禍頻仍剛剛結束的時期,可見武士道的發展與完成,有其孕育的歷史背景與積極作用。

日本平安朝有一位政治家名叫菅原道真(八四五—九○三)官至右大臣,有「學問之神」之稱。九○一年菅原遭到政敵之讒,被貶至太宰府(九州),後來逝世於此。今太宰府天滿宮即祭祀道真。日本的考生為祈求考試順利,常到天滿宮向學問之神拜拜。

道真被貶,株連家人,政敵連道真幼子都不放過,欲治以死罪,道真有一舊部下名叫源藏,偷偷將幼君藏起來,準備找尋相貌相似者,以「李代桃僵」方式為幼君保命。

源藏後來發現有一個小孩,無論年齡、相貌與氣質都和幼君彷彿,於是暗自決定以此子代替幼君。和小孩家人商量,小孩的父母答應犧牲自己的孩子。原來小孩的爺爺長久蒙受道真恩顧,不知何以回報,父親松王丸在道真被貶之後不得已投靠道真政敵;松王丸由於認識道真家人,被任命為檢視首級的官差。

官差來取首級的那一天,源藏極為緊張,手按刀柄,心想萬一事跡敗露,就攻擊官差或自殺而死。松王丸拉近放在他面前的首級,端詳一會兒之後,以平靜的語氣說:「首級正確無誤!」

小孩的母親,在家等候丈夫回來,而不是等候兒子歸來。

松王丸完成艱難且痛苦的任務之後回家,一腳才跨過門檻就迫不及待地呼喚妻子,大喊:「太太,你應該高興,小犬成功了!」

這件事以現代法律及人道立場來看,有其非法且殘忍的一面,然而,忠於主子是武士道精神之一。這個故事,新渡戶稻造寫在《武士道》裡。 


【2002/08/2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