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愛讀書
 

●宋太祖還在後周世宗柴榮帳下當將帥時,就「獨善讀書,雖在軍中,手不釋卷」。一次,他奉命率軍平定江淮,有人向世宗誣告他隨軍載了幾車「重寶」。世宗當即差人驗看,「惟書數千卷,無他物。」世宗不解其意,乃召問他:「卿方為朕作將帥,用書何為?」太祖答曰:「臣無奇謀上贊聖得,所以聚書欲廣聞見,增智慮也。」載書出征,可謂千古奇聞。

 公元九六○年,宋太祖即位後,宋太祖非但重用讀書人,而且還鼓勵「寡學術」的臣下認真讀書。《資治通鑒長編》卷七,記載有這樣一件事:「蜀宮人有入掖廷者,上因閱其奩具,得舊鑒,鑒皆有『乾德三年鑄』字樣。時值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焉有預先鑄鑒之理?遂召宰相趙普訊問:「普不能答」。又召學士陶谷、竇儀。儀曰:「此必蜀物,昔偽蜀王衍有此號,當是其歲所鑄也。」「太祖乃悟」,因而感慨地說:「宰相須用讀書人」,從此,「每勸以讀書,普手不釋卷」,成為一代名相。

 宋太祖重視對臣下的考察,不拘一格擢用新人。他「察內外官,有一才一行可取者,密為記籍之。每一官缺,則拔籍選焉,是以下無遺才,人思自效。」(龔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