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澤譜寫中國第一首國歌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歌,是一九一一年清朝制定的《築金甌》歌曲。
清朝以前歷代封建王朝,都有各自的國號、年號,也有類似國旗的旗號,卻一直沒有國歌。最早提出譜寫國歌的人,是清朝出使大臣曾紀澤。他在出使期間,看到西方一些國家在公共禮儀場合演奏國歌,甚為感動,覺得中國也應有中國的國歌。因此,他特地向清廷上奏,並呈了一部「國樂草案」,但沒有得到批准。一九○六年,清朝陸軍部成立,譜製了一首陸軍軍歌。每當在國際交往中需要演奏國歌時,便用這首軍歌來代替。直到一九一一年,清王朝才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首國歌,題為《築金甌》。歌詞是:
築金甌,承天情,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皞,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這是一首為清王朝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祈禱活王朝金甌永保的封建國歌。可笑的是,這首「國歌」還沒等多數國人明白它是什麼意思,就在武昌起義的炮聲中終止了。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以孫中山先生為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立即為新誕生的中華民國徵集國歌。不久,國歌草稿就在報上刊出,其歌詞是:
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這首國歌草稿,表現了當時的革命者趕超世界,振興中華的雄心壯志。
但是,這首國歌草稿和辛亥革命的命運一樣,隨著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篡奪,而被袁世凱政府改定的《中華雄踞天地間》「洪憲」國歌所取代。但是,這首「國歌」也與短命的「洪憲」王朝一樣,沒過多久就被民主革命的浪潮所淹沒了。(鄭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