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與林徽音共創東北大學建築系
●張學良將軍一向重視教育事業。一九二八年他繼張作霖主政東北三省後,即自任東北大學校長,還大興土木建築校舍,撥巨款選購教學器材,高薪禮聘全國知名學者任教,當時在校學生三千人,比北京大學還多一千人。那時候因北京政局不穩,連北大也常欠薪,許多著名學者紛紛出關任教於東北大學。
梁思成和林徽音兩人都生在二十世紀初期傳統與現代衝突、地位搖擺不定的中國。一九二四年他們由中國來美,先到康乃爾大學修幾個月的暑期班,以適應新的環境。然後一同去美國費城的賓州大學讀書。但他們卻聽到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建築系只收男生。打聽原因是建築系學生常常要徹夜趕圖,收女生不太方便。林徽音沒有辦法,只好和其他女生一起註冊了美術系。本來是林徽音想上建築系,才拉著梁思成來到賓州大學,結果她自己反而上不了,這真使她氣不過。但她並沒有妥協,一九二六年學年春季班開始,林徽音已是建築設計教授的助理,第二個學期又當上了建築設計課的輔導員,並且和梁思成一起上建築課了。
林徽音的作業總是得到最高分數,她文靜、幽默而謙遜,從不把自己的好成績掛在嘴邊。她有著異乎尋常的美貌和機靈,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又善於交際。
一九二七年思成和徽音雙雙從賓大畢業。他們花三年完成四年的學業,他們又被建築系主任、法國著名建築師克雷聘為助手,這是對他們的最大鼓勵。對戲劇界心存嚮往的林徽音,決定到耶魯大學戲劇學院隨貝克教授學舞台設計。當時,她是中國第一位在國外學習舞台設計的學生。
一九二八年留學歸來的他們將要在國內求職。梁啟超為兒子和兒媳的工作操心,運用他的關係說動清華大學考慮給梁思成一個教席的位置。五月十三日,梁思成和林徽音還在歐洲度蜜月時,梁啟超在給大女兒的信上寫道:思成的工作已經有了著落。東北大學和清華都答應給他職務。東北大學更好一些,因為在那裡開創一個建築師事業的前景很好。他可以在那裡成立一家事務所,從小開始,慢慢做大。因此在他回答之前,我已替他作主,拒絕了清華的聘請,接受了東北大學的職位。
當時,全國只有南京中央大學土木系中設有建築系,而且是剛開始招生。籌建東北大學建築系確是一項開天闢地的工作,這對梁思成和林徽音來說,賓州大學畢業不到一年的年輕人,要添購儀器設備、編寫教材、召募師資等繁重工作,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一九二八年的東北,仍屬於邊疆地帶,日本侵略東北的野心十分明顯。儘管時局不安,但梁思成在東北大學籌建建築系的工作進展十分順利。他剛來就擔任建築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兩年後升為教授兼系主任。梁思成和林徽音都教建築設計,並另開闢西洋和中國建築史的課程。
春天來到了千里冰封的瀋陽,梁思成又增添了喜悅,林徽音有了身孕,一九二九年八月生下一個女兒,取名「再冰」,以紀念她已故祖父梁啟超的書房雅號——飲冰老人。一九二九年夏天,東北大學建築系又增加了三個年輕教師,他們都是賓州大學的畢業生:陳植、童寯和蔡芳蔭。他們全都精通克雷式教學。由於梁思成的提議,他們在瀋陽創辦了梁、陳、童、蔡建築師事務所。他們於一九三一年完成吉林大學的設計和施工,接著又完成了交通大學在錦州的一所分校。林徽音也參與了這兩項設計。梁思成和林徽音還設計了瀋陽郊區的一座公園「蕭何園」。
當時,瀋陽市長以阻礙交通為由,決定拆除漂亮的鐘鼓樓。梁思成第一次企圖保護重要的紀念性建築,他向市長陳述理由:「毀壞容易保護難,它們一旦消失就不能再恢復了。為什麼你要選擇把它毀掉了呢?」但鐘鼓樓仍然沒有逃脫被拆毀的命運。
梁思成一直對古代紀念性的建築有強烈興趣。瀋陽是滿族在北京建立清朝以前,一六三六年至一六四四年的「首都」。他在教學繁忙中勻出時間,丈量瀋陽郊區的北陵。一九三○年下半年,林徽音患了肺病,不得不離開瀋陽回到北京治療。梁思成把家搬到北京之後,又一個人回到東北大學繼續執教,直到一九三○年至三一年學年結束。
一九三○年秋,梁思成把林徽音、小女兒梁再冰搬到北京東城附近的北總布胡同三號,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裡。那時,徐志摩到北京大學教書,當林徽音的肺病復發的時候,是他主張林徽音從東北搬到北京來,這兒的醫療條件較好,氣候也較溫和。北總布胡同的房子成了徐志摩的第二個家。每當工作需要他去北京時,他就在那兒過夜。林徽音和梁思成待他如上賓。
當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變」,日本侵占東三省時,東北大學師生一起南下進關,到了北京等地方,借用各大學校舍分別上課。一九三一年,日本侵略勢力在東北日趨猖狂,東北已成日軍占領區,東北大學遲早要關門,梁思成便憤然辭去了東北大學建築系的職務,放棄剛剛在瀋陽安下的家,回到了北京,應聘來到中國營造學社,並擔任了「研究部」主任,林徽音也在學社中任「校理」。他們以此為起點,開始了學術生涯。(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