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斬李鴻章之侄(三之一)
●清朝中興名臣彭玉麟(公元一八一六─一八九○年),字雪琴,自號退省庵主人。少年時期,父親彭鳴九在安徽合肥梁園當巡檢,因而家資富裕,生活安定,他能夠安心讀書。但十五歲時,父親死在巡檢任上,家道中衰,他祇好和寡母弱弟回到衡陽老家。由於貧弱無助,族人經常欺負他們。後來族人又奪占了他家裡的田產,逼得他家無以維生,他和弟弟祇好離開母親,外出避難和尋找生路。他先是到軍中當協標書識,做抄抄寫寫的文秘工作。有個叫高人鑒的知府偶爾見到他的文章,很欣賞,招他到衙署作附生(即附於諸生之末的生員,亦稱附學生員),讓他有機會進一步讀書。有一次,他隨軍作戰,立了功績,又以武功出了名。當時的將軍還以為他是武生出身,要把他撥到臨武營提升任用,他卻辭而不就,與人經商去了。成年後,他又從軍,是曾國藩麾下一員得力的湘軍將領,參與平定湖南李立友之亂。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隨曾國藩治水師;不久,則主持水師,製造大船,購買洋炮,加強水師實力。次年,在湖北武漢田家鎮等地連敗太平軍水師。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年),擢升為兵部右侍郎長江水師提督,後來又升任兩江總督,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任兵部尚書。
彭玉麟為人剛正不阿。他統軍多年,執法甚嚴,在軍中有副鐵面孔,以「剛直之名滿天下」,人稱「彭剛直」。有一次他巡閱長江水軍,耳聞某處釐卡(收取來往貨船稅款的管理機構)監司敲詐勒索,刁難過往船隻,行旅怨氣彌天,心中十分氣憤。一天,他身著普通官服,駕一小舟來到釐卡,命人找來監司,要求查驗其收稅情況。監司毫不理會。停了一會,他又請求查驗,監司蠻橫嚷道:「你心急啥!我不讓查驗,又怎麼樣!」彭玉麟壓住心中怒氣,耐心地說:「帳目讓人查驗,乃是國法所規定了的。你任意滯留行旅客商,究竟是為了什麼?」監司老羞成怒地嚷道:「為什麼?哼,我現在就拘留你,你敢告我不成!」彭玉麟忍無可忍,沉下臉喝道:「我不用告你,殺你也易如反掌。」此時,彭玉麟暗帶的士兵從四面圍了上來,立即逮捕了監司。監司這才明白,面前所站的是巡閱長江的朝廷命官,大驚失色,長跪請罪。彭玉麟憤怒斥責了監司一頓,才命人把他帶走,給予應有的懲罰。自此以後,釐卡官員再也不敢索賄刁難過往行旅了。
彭玉麟因軍功任安徽巡撫時,老家在合肥的李鴻章正盛極一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的家族仗勢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特別是李有個侄兒,掠人財物,擄人妻女,驕橫無惡不作,百姓怨聲載道,官宦莫敢置問。這一天,他又搶奪了一個鄉民的妻子。鄉民憤恨難忍,到彭玉麟的府邸來告狀。彭玉麟瞭解了案情之後,派吏卒把李鴻章的侄子叫來,直截了當地問道:「某鄉民告你搶了他的妻子,有這回事嗎?」李侄有恃無恐地回答:「有的。」彭玉麟聞聽大怒,立即責令健僕拖下去朝死裡打。縣官、知府都很害怕,哀求手下留情,彭玉麟絲毫不為所動。沒過多長時候,督撫、藩司請見,彭玉麟一邊叫請,一邊暗地向負責刑法的官吏下令:「立即決殺!」督撫、藩司入見,剛欲開口說情,吏卒已手提李侄人頭前來復命。督撫、藩司面面相覷,目瞪口呆,半句話也道不出來。事後,彭玉麟寫了一封信給李鴻章,信上說:「令侄踐踏國法,無視家規,毀你名節,想必您也很痛恨他,卑職已代你把他處置了。」李鴻章收悉,有苦難言,祇好回書致謝。(李菁)
彭玉麟斬李鴻章之侄(三之二)
●光緒初年,彭玉麟任欽差大臣,準備巡閱長江流域各省時,慈禧太后賜給他一把尚方寶劍,上可斬一品大官,下可斬黎民百姓。曾國藩原是清朝的功臣,平定太平天國立了大功,他的弟弟曾國荃在攻破南京時,宣布大掠三天。國荃及其部下湘軍將士還用許多大船,把從南京搶來的金銀財寶運回湘潭、湘鄉老家,輸運持續半年之久。曾國荃任兩江總督後,素行依舊,天下皆知。所以,當彭玉麟要巡按長江時,兩江地方首當其衝。曾國藩知道彭玉麟為官清正,個性剛直,不畏權貴,雖然曾是他的部下,由他一手提拔而當上大官,曾國藩還是生怕彭玉麟不講情面,會首先拿他的弟弟曾國荃開刀,於是趁著彭玉麟尚未出京,前去拜訪。
主客坐定後,曾國藩問彭玉麟說:「彭大人此次巡按長江流域各省,未知有何打算?」彭玉麟早知曾的來意,知道問題迴避不了,乾脆直言不諱地說:「我首先要用尚方寶劍斬那通天下皆知的贓官。」曾國藩倒抽了一口氣,舌頭有點發顫地說:「你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也應念念舊情才好。」彭玉麟不加思索地回答說:「東漢時有個錦衣御史張綱,奉命出京巡視地方、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和德行,但他埋輪(停車不前)於洛陽城郊驛舍,沒有要走之意。有人問他為何仍不啟程,他說:『豺狼當道,焉問狐狸!』意為首惡大將軍梁翼尚於朝廷掌權,有何必要追究群小?遂奏章彈劾梁翼。難道我不如張綱嗎?我要首先為民除掉大贓官,是為了維護國家的法律,也為了顧全您這個功臣的晚節啊!」曾國藩聽了不敢再做聲。他星夜上朝,向慈禧太后奏道:「彭玉麟權力太大,一旦出北京,就會先斬榮祿。」榮祿當時任直隸總督,與慈禧有曖昧關係,甚受她的寵愛。這樣一挑撥,慈禧心中也驚慌起來,立即補發一道聖旨:賜給彭玉麟的尚方寶劍,祇能斬四品以下的官員。如此一來,曾國荃的正二品總督便安然無恙,保住了性命,但卻使一些貪官污吏嚇得魂飛魄散,紛紛不辭而走,政治為之一清,人民暫享安樂。
彭玉麟不循私情,對自己的親人,也從不偏袒。他有個弟弟,早年客遊陝西、河南一帶,因世亂隔絕二十年,不通音信。彭玉麟授任安徽巡撫時,其弟從邸報上見到彭公姓名,才過關輾轉尋到軍中。兄弟重逢,感傷手足分離多年,不禁相抱大哭一場。自此,彭玉麟對弟弟愛護備至,寢食與共。其弟久居他鄉,染上了吸鴉片煙的惡習,有時忍不住就偷偷吸服。而彭公軍中正在嚴厲禁煙,屬下向彭公稟報此實情。彭玉麟聞之大怒,立即傳呼弟弟至堂前,叫吏卒打了他四十軍棍,然後斥逐出門,並明確告訴他:「不斷煙癮,死也不跟你見面。」其弟感愧自恨,臥床三日三夜,經過瀕死痛苦的掙扎,終於根除了煙癮。彭玉麟這才與他恢復了原來那樣的兄弟關係。
彭玉麟平時更是嚴格約束家丁,不許他們外出時仗勢欺人,敗壞自己的名聲。有一年除夕,彭玉麟想喝鮮鯉魚湯,讓廚人去購買。廚人跑遍全鎮的集市,也沒買到一條活鯉魚。這件事,讓一位姓洪的隱士知道了,他因為敬佩彭公的為人,就把家中養的一尾鯉魚送給了廚人。廚人非常高興,接過魚後便要付錢。洪隱士推辭不收。廚人面帶難色地說:「宮保有令,買東西不付錢要處斬。先生不肯收魚錢,要讓小人受罰了。」洪隱士看到彭玉麟家法如此嚴明,更加敬佩,於是說:「你回去告訴宮保,洪某我這尾鯉魚,不是送給宮保,而是送給彭義人的。」廚人回府,把事情經過講述一遍。第二天正值元旦,彭玉麟特遣四差官持名片至洪隱士家致謝。一時間,四鄰傳為佳話。(李菁)
彭玉麟斬李鴻章之侄(三之三)
●彭玉麟的生活,一向非常儉樸。有人曾在西湖退省庵拜見他,見他身上穿著繭綢(用蠶初作繭時在繭外所吐的散絲織成的劣等綢)袍,外面罩上件羊皮褂,褂子上已有數處斷裂,帽上的紅纓也已泛黃。屋裡除了筆硯以外,祇有兩個竹簏。兩人談話的時間很長,彭玉麟叫人備飯,擺上桌來的都是自家菜園中所種的幾樣蔬菜,當中只有一盤肉。有一次,彭玉麟在友人處吃飯,見桌上擺滿山珍海味,就皺緊眉頭,不動筷子。
他與人交往,從未使他人有位卑之感。他幾次回鄉祭掃母墳,都是身穿粗布衣裳,腳著草鞋,看打扮和鄉間的老農沒有什麼差別,也不設輿從,與家鄉父老攀談如友。對於任官之地的百姓,他也是待之以禮,不使人感到他是一位朝廷大員。他外出時,更不像某些官員那樣高舉「迴避」之大牌,使百姓望而生畏。一次,他到鎮上的一個茶寮去聽書,坐在普通百姓中間,竟無人知道他是官員。後因他懲辦了一個在茶寮中作威作福的水師管帶,人們才知道他的身分,不禁對他更加敬佩。
由於彭公推崇儉樸,他每次到營官所住的地方走走,營官們都要急忙把廳事陳設的古玩及華麗的舖設統統撤去,才敢請彭公進來。一次,某個副將花費千金買了個玉鐘,聽說彭公到來,趕快用雙手捧著玉鐘朝內室跑,準備藏起來,慌忙中不慎砰然墜地,玉鐘打碎了。彭玉麟進來看見了,微笑著說:「真可惜呀!」副將恐懼地趴在地上,不敢抬頭看彭公一下。
身為著名大將,且有副鐵面孔,然而,彭玉麟實際上卻極重人間真情。年少時代因家境貧寒,深受鄉里豪族權貴的欺凌,既養成了他嫉惡如仇的性格,也從反面深刻地教育了他,使他感到人間真情的可貴。他幼時曾和鄭氏訂婚,鄭氏家庭富裕,嫌棄貧窮,發誓不肯出嫁。結婚那天,鄭氏躺在地上嚎啕大哭,家人無計可施。正在為難之際,鄭家一奴婢挺身而出,自願代嫁,解了鄭家燃眉之急。臨上花轎時,主母撫著女婢的背叮囑說:「男人多薄情,千萬不可將婢女代嫁的事告訴女婿,否則對你不利。」結婚後,夫妻二人如漆似膠,相處甚歡,第二年便喜得貴子。後來,彭玉麟任兵部尚書,夫人也多次受到皇上寵賜。一天,彭玉麟和夫人飲酒,追憶往昔艱難,不禁感慨自己悲涼的身世。夫人也笑著說:「我的遭遇完全和你一樣。」彭玉麟聽了,深感驚訝,示意夫人講完。於是,夫人便詳細敘述了她代嫁的經過。這時,他們結婚已有二十年了。自此,兩人感情更為篤深,相處更為融洽。(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