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與對聯(上)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市)人。慶曆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封荊國公,卒謚文。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沈括《夢溪筆談》謂集前人詩文中句作詩詞、對聯,王安石為天下首創。謝貞、王藉、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云:「荊公始為集句詩,多者至百韻,皆集合前人之句,語意對偶,往往親切過於本詩。」郎瑛《七修類稿》云:「集句起於宋荊公曼卿,可謂絕唱。」「風定花猶落(謝楨詩);鳥鳴山更幽(王籍詩)」,成為王安石集句聯的代表作。

 王安石善屬對,《中山詩話》載,一日,王安石與客人飲酒,談到出家修行事時,隨口吟曰:「投老欲依僧,」客應聲對:「急則抱佛腳。」安石又云:「我這『投老欲依僧』是句古詩」,客答:「我這『急則抱佛腳』是一句諺語。」王安石問道:「那麼何以成對?」客答:「上去『投』(諧音頭),下去『腳』,正好成對。」王安石聽罷大笑。

 《堅瓠集》言,王安石出一上聯請北宋史學家劉攽屬對,聯云:「三代夏商周。」上聯用數字「三」,「夏商周」為三個朝代名,下聯與「夏商周」相對的只能是三個字,對句極難。劉攽對云:「四詩風雅頌。」四詩,指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分風、大雅、小雅、頌而通稱「四詩」。聯語巧不可階。

 相傳蘇小妹寫了副對聯,其兄蘇東坡極為讚賞,宴席間嘗向人炫耀。聯云:

 月下杜鵑喉舌冷;

 花前蝴蝶夢魂香。

 王安石得知後說:「月下杜鵑,若閉嘴則無風吹入,怎會喉舌冷?花前蝴蝶,正展翅而飛,何以夢魂香?」王安石言之有理,人們因請他改此聯,即改為:

啼月杜鵑喉舌冷;

眠花蝴蝶夢魂香。

僅改二字,順理成章,東坡聞此嘆服。(趙奎生)









王安石與對聯(下)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中,王安石出了三個上聯請蘇東坡對,其一云: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王安石出句時為嘉祐六年(一○六一年),逢閏八月,因此這一年有兩個中秋節。當年正月立春,十二月又立春,為兩頭春。聯句因謂「人間兩度春秋」,點明節令之巧。

 《棻堂節錄》載有清代詩人徐時作的對句,可與「其一」工對。下聯云: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古用干支紀年,甲為天干首位,子為地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可得六十數,統稱「六十甲子」,即聯中「六旬花甲」。因干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甲子」又稱「花甲」。再周天,紀年干支又循環一輪。聯中「春」「甲」重言,「再」「重」與「雙」「兩」工對,奇巧有趣。

 其二云: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蘇州金閭門外有一帶地方叫「山塘」,約七里之遙,其半路名為半塘,王安石即以此為題出對。馮夢龍《古今譚概》有「其二」對句云:

 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九溪,從「蠻洞」二字看,當是湖南慈利縣西北九十里的九溪河。五溪,舊時湖南之辰、沅、永、靖四府,及永綏、鳳凰、乾州、晃州四廳,中州之恩州、恩南、鎮遠、銅仁、黎平五府,及松桃廳,皆古五溪地。屬對地名巧合,「半」、「中」、「塘」、「洞」重言,工切有趣。

 其三曰:

 鐵甕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

 潤州(今江蘇鎮江)古名鐵甕城,面對長江,有金山、銀山、玉山,稱三山,都有佛殿僧房。三寶,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後有人為「其三」對句云:

 華夏國中,孔孟墨子一聖人。

 華夏,指中國。孔孟墨子,指孔丘、孟軻、墨翟。聖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聯語意味孔子孟子墨子都是中國的聖人。荊公以所出三個上聯難倒蘇學士,後人因此而作詩誡世云:

項托曾為孔子師,荊公反把子瞻嗤。

為人第一謙虛好,學問茫茫無盡期。此詩見「王安石三難蘇學士」,錄以為鑒。(趙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