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蘇東坡二、三事
 

●少年蘇東坡,天資聰慧,一目十行,出口成章,他備受稱讚,不免有些飄飄然。他在自己臥房外貼了一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的門聯。

 有天,一位老僧人上門化緣,遞上一本書請他講解。蘇誦讀不通,茫然無措。老僧人笑笑,從桌上取過羊毫,順手在門聯上聯添加「發憤」,下聯添加「立志」兩字。成為: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東坡感觸極深,從此潛心苦讀,不再心高氣傲。

 多年之後,蘇東坡主政杭州,一日傍晚偕友人遊靈隱寺,頓發詩興,順口吟道:

 「嶺邊樹色含風冷,」反覆吟誦,苦於無辭,一時難成一聯。不料,突然一位老僧人在身邊合掌接道:「石上泉聲帶雨秋。」蘇東坡抬頭一看,驚喜交加,原來就是當年點化他的禪師,納頭便拜。老僧人趕忙扶起,一同步入殿內。蘇東坡說:您老胸藏萬卷,不才能有今日,多虧您老點化。老僧人含笑不答。蘇東坡又說:我為靈隱寺景色所迷,只寫了「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兩句詩,尚未完成,亟盼賜教。老僧人略思片刻,緩聲念道:「觀樓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蘇東坡連忙施禮,感謝指教。

 蘇東坡與友伴遊玩時喜出聯句,鬥鬥急智。書生黃山谷,心中不服,欲與蘇一較高低。一天,他專邀蘇東坡與眾友人一行登臨水亭,只見煙波淼淼的湖心亭中,有位遊客悠然自得的吸水煙。黃便吟道:

煙水亭,吸水煙,煙從水起。

請蘇東坡續對。蘇東坡才思敏捷,想起李白的「浪動灌嬰井,尋陽江上風」詩句 ,便續出下聯:

灌嬰井,搏浪風,風自浪興。

 接著來到思賢橋,黃又出一聯:

思賢橋,橋上思賢,德高史刺名留世。

蘇東坡明白黃是有意與他鬥文,沈吟片刻,驀然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隨口聯出:

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馬淚沾襟。

眾友人見二人鬥才,興趣大增。

 隨後來到小喬梳妝台。黃一心想折服蘇東坡,便念一聯:

梳妝樓下,癡眼依依,癡情濃濃,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戀;

聯意內容譏諷。蘇東坡冷笑一聲,放眼延支山,廟堂森森,青煙裊裊,頓時對出下聯:

延支山上,落木蕭蕭,落花蕭蕭,無緣省識春風春難留。

聯中自比春風,語露鋒芒,文辭優雅。兩人一來一往,佳句迭出,引得眾人一片讚嘆。兩人也生相惜之情,相見恨晚之感。

 遊玩累了。有人提議蘇黃對弈,二人欣然答應。正在二人「廝殺」得難分難解之時,突然一陣風起,吹落幾顆松球,落在棋盤上。蘇東坡觸景生情,吟出一聯: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山谷一笑,見遠處柳下有人垂釣,便續出下聯: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蘇東坡連聲稱好,落下一子,抬眼看黃時,見一醉漢騎驢險些撞著路人,樣子逗人,又隨口占一聯:

 醉漢騎驢,顛頭顛腦算酒賬。

 聯語詼諧,引人大笑。黃山谷遠眺山下,河中行船,有了下聯:

 艄公搖櫓,打躬作揖討船錢。

 同樣有趣,眾人皆樂,興盡而返,從此蘇黃二人成了至交好友,常相聚切磋學問。(曾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