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與紅樓夢
●中國清代文學巨匠曹雪芹的《紅樓夢》早已家喻戶曉,它之所以稱得上是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因為它對歷史、人物、詩詞、飲食等多方面描寫得淋漓盡致,而當中更讓人驚嘆的是,曹雪芹在書中提及茶的地方竟有數百處之多。全書許多章回字裡行間不時出現茶字,許多茶事活動被寫得出神入化,從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是深諳中國茶道的。所以有人說:「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
從書中第三回開始,女主人翁黛玉剛進賈府,在出現「茶果」、「茗碗」,「捧上茶來」等茶字樣的描寫後,該書正式進入了「茶道」:「當時林家教女兒以惜福養身,每飯後必過片時方喫茶,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裡許多規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隨和些,接了茶,又有人捧過漱盅來,黛玉也漱了口。又盥手畢,然後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喫的茶。」
這裡說明古人有飯後稍後飲茶的習慣,非常懂得養生之道。黛玉也熟知茶事,不至於將第一回茶喝下。事實上,全書中黛玉的一生幾乎是以茶為伴的。第八十九回寫道:「正說到這裡,只見鸚鵡叫喚,學著說:『姑娘回來了!快倒茶來!』」這鸚鵡就是養在黛玉門前的,連牠都深知黛玉愛茶,由此可見一斑。同一回,寫到她失意時「自從以後,有意蹧蹋身子,茶飯無心,每日漸減下來。」這裡茶與飯擺在了同等重要位置。
第七回寫道:「迎春和探春在下圍棋,二人的丫鬟司琪和侍書手裡都捧著茶盤和茶盅。」第三十八回:賈母等人「一時進入樹中,只見一個竹案上頭設著茶筅、茶具、各色盞碟——那邊有二、三個丫頭煽風爐煮茶。賈母道:這茶想的很好,且地方東西都乾淨。」
縱觀歷代文人,唐伯虎、文徵明、鄭板橋等人的大作,常有茶境或茶詩相配,尤其許多茶畫都出現茶童煮茶場面,《紅樓夢》的這兩回描寫,充分反映了古代飲茶的境界。
第四十一回還專門寫了茶事活動。妙玉不愧為茶道高手,她將飲茶境界提到了極高點,讓當代茶人嘆為觀止。她為賈母等人奉茶時,用十分考究的茶器,一只杯子上還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密府」字樣,可見茶具的矜貴。他們喝的是名茶——老君眉(就是今天大陸的名茶——君山銀茶,這種茶泡時三起三落,婀娜多姿,極具美感)。而作為有「茶之母」稱號的泡茶水則更講究了,妙玉用五年前收集到的梅花上的雪,裝入花瓷缸裡,密封後埋入地下,以吸收大地之精華,此水謂之「聖潔之天水」。用此水煮茶,當然稱得上絕佳茗品。
該書臨近結尾,第一○九回,最具權威的人物賈母在八十三歲壽終正寢時的描寫是這樣的:「賈母睜眼要茶喝,邢夫人便進了一杯參湯。賈母剛用便道:『不要這個,倒一盅茶來我喝!』眾人不敢違拗,忙送上來。一口喝了,還要,又喝一口,便說:『我要坐起來!』」茶在這裡被描寫得比素有起死回生稱號的人參還有效。曹雪芹將茶的功效刻劃得入木三分,使茶的描寫又達到了一個高潮。
曹雪芹不愧為一個高人,他對茶的精髓了解得十分透徹,用茶將許多人物個性化,時常出現的吟詩茶、婚戀茶、弈棋茶、讀書茶、待客茶等等的精緻描寫,使該書增色多多。讀著此書,人們彷彿進入茶的世界,由於該書的廣泛流傳,曹雪芹將中國的茶推向了世界,讓人們感受到了中國茶特有的真、善、美。(于萬新、陳士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