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

行星可分為兩大類:(一)細小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主要由岩石物質構成。(二)巨大的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主要是由氣體構成。

出現這兩種類別是由於太陽系是在一巨大星雲裡誕生的,而這星雲主要是由氫和氦組成,氫和氦都是輕而高速運行的原子,只有質量大的行星才有足夠的地心吸力抑制它們,所以巨大的行星能保留大部份氣體,而細小的行星因流失大量氣體以致在短期內只剩下密度較高的固體部份。再者和彗星,大部份成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運行的小行星,至於非常細小的星體,往往在大氣層燃燒後成為隕石。

水星Mercury )─太陽系中最接近太陽的行星,表面溫度極高,故表面沒有水份,亦不可能有生物存在。它的名字是取自古希臘神話中的神使。


金星 (Venus) ─太陽系中第二顆行星,在平常的夜晚可用肉眼觀察,中國古代的天文觀測者將其命名為太白。它的名字取自愛神維納斯。


地球 (Earth)─仲要介紹?!它的名字取自大地女神。

火星 (Mars) ─呈橙紅色的一顆行星,亦是九大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在其南北兩極存有水份,但由於溫度低,故結成冰,所以圖中火星的頂部有一片白色的地域。它的名字取自戰神。
木星 (Jupiter) ─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顆行星,表面由氣體組成,其中最特別的是因為風暴而形成的大紅斑,它像土星一樣有一個環圍繞著,但由於暗淡及不明顯的關係,故難於觀測。木星的名字是取自
 

土星 (Saturn) ─以其土星環而廣為人知。但由於這幅圖攝於土星環的側面,與地球成九十度角的時候,所以看上去成為了一條貫穿土星的直線,而在土星環左面的兩個光點,是土星的衛星(像地球的月球一樣)。它的名字是取自農業女神墨忒斯。

 


天王星 (Neptune) ─九大行星中第七大行星,特徵是有一個大黑斑,這是由於風暴形成。另一特徵是有一些波浪雲,長期浮於表面。

 


海王星 (Uranus) ─九大行星中第八大行星,表面為淺藍色。由於離地球很遠,所以我們對其所知不多。它的名字是取自海王波士頓。

 


冥王星 (Pluto) ─九大行星中最遠的一顆行星,表面溫度極低,體積又小,直徑不及美洲。圖片是用電腦效果製成。名字是取自冥王(地獄之神)哈帝斯。

<-回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