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校舍設施追不上時代需求,天主教教區轄下九龍聖德肋撒英文學校決定逐步停辦,下學年起不再對外招收小一學生。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胡路明十一月五日說,所有已入讀該校直屬幼稚園的學生可繼續就讀至小學畢業。

九龍聖德肋撒英文學校位於太子道,創立於一九五二年,為一所私立學校,設有幼稚園及小學。胡路明指該校是一所家庭式的小型學校,校風優良;因為毗鄰堂區,所以氣氛溫馨,惟設施逐漸追不上時代的需求,她說:「校舍原本是兩所住宅樓宇,不適合作學校。」她指該校非常缺乏設施,甚至無法騰出特別室。據了解,該校目前有課室七個和操場一個。

胡路明:欲轉津小遭拒

胡路明表示,為保留該校,教區曾考慮過多個方案,包括將該校轉為津貼小學,以期得政府撥地重建,但基於政府不批准而告吹;教區亦曾考慮申請附近地皮再建學校,但費用極為高昂,最後擱置。

九龍聖德肋撒英文學校校長范蒲靈表示,教區原本計劃下學年開始全面停收小一生,但遭家長反對;直屬該小學的幼稚園的家長,希望子女能繼續就讀小學至畢業,而小學的家長則擔心學生人數減少會影響學習環境。毗鄰的幼稚園會繼續開辦。

為回應家長的要求,如學生有意轉校,教區轄下兩所私立小學:位於石硤尾的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及九龍灣的聖若瑟英文小學,會優先取錄該校的學生。教師方面,胡路明表示由新學年起每年減少一至兩位,教區轄下學校會優先吸納合適教師。

學生家長感可惜

學生家長黃先生對小學的結束感到可惜,十一月十一日他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最初為兒子選擇此校是基於該校多年的傳統,認同學校的教學方法及理念,加上他一家是教友,大部份親友的子女均就讀於該校,所以對學校有信心。他坦言對教育改革感到不滿,希望兒子在私校就讀,避過教改的影響。

黃先生的兩名兒子分別在九龍聖德肋撒學校就讀小學二年級及幼稚園低班。黃先生認為教區安排幼稚園的學生繼續就讀至小學畢業是負責任的表現,但他已經考慮替兩名兒子轉至教區其他私立學校,他說:「要有心理準備,為孩子轉校;對小朋友而言,要適應新環境不容易。」

教區去年十一月宣布,聖貞德小學及伍華書院小學上午校分別因為校舍殘舊及轉全日制,須在五年內逐步停辦。現時聖貞德小學尚有三十多名學生就讀小六,伍華上午校則有逾百名五年級與六年級生,其餘大部份學生已轉至其他教區小學,而大部份受影響教師均能獲聘於其他教區學校,故現時的學生畢業後,該兩校可提前結束。

此外,胡路明又表示教區現時轄下三所私立小學:聖方濟各英文小學、聖若瑟英文小學及高主教書院小學部由於校舍具規模,學生人數多,所以暫時沒有計劃停辦。

公教報第3063期 (2002年11月17日)

 

 

聖德肋撒小學停辦家長請願

九龍聖德肋撒小學打算停辦,約一百名家長帶同學生,今日到堅道總堂請願,反對教區停辦計劃。

學校的家長委員會代表許小琳說,家長去年十月收到通知,以學校設施不足要在九年後停辦小學部,在家長和教區一年商議期內,教區態度積極,但突然堅決停辦,未知原因,要求教會解釋。

今年入讀幼稚園低班的學生,日後將不能獲得一條龍服務,升讀中學,受影響家長感到傍惶和可惜。

校友會發言人表示,學校去年宣布停辦小學後,家長擔心在未來數年,學校教學質素會下降。

副主教陳志明接過學生簽名的校服,以及一封給主教陳日君的信件。他表示,至於會否續辦,明日陳日君跟家長會面後,將有決定。

請願的一百多名家長及子女,先在堅道天主教座堂附近集合,收集簽名,反對學校在沒有合理解釋下,計劃停辦小學部。他們在教堂門外唱校歌,教區方面,由副主教陳志明接收家長的立場書,並會安排陳日君主教星期一與家長開會。

校友會發言人表示,學校去年宣布,由於校舍殘舊,計劃當去年入讀幼稚園的學生,九年後完成小學後,便會停辦小學。家長擔心在未來數年,學校教學質素會下降。

明報 (2003年10月26日)

聖德肋撒學校逐步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