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麥麵包
一粒小麥的構造,明顯可區分為胚芽(Germ)、胚乳(Endosperm)及麩皮(Bran)三部份。整粒小麥中胚芽約佔2.5%,胚乳約佔85%,胚乳是製作麵粉的主要成份。麩皮為小麥之外皮,包含胚芽及胚乳兩部份,約佔整個小麥12.5%,在磨粉操作上經常被剔除而不用。
一般人所說的麵粉是指小麥除掉麩皮後,經過研磨操作生產出來的白色麵粉。可應用在各樣式的麵包、糕餅是一切烘焙中最基本的材料。
全麥麵粉則是整個小麥在磨粉時,僅經過碾碎,而不須經過除去麩皮程序,所以是整粒小麥包含了麩皮與胚乳全部一齊磨成粉即稱全麥麵粉。經過專家多項研究証明,小麥中的麩皮含有營養價值極高的維生素,如摻在麵粉中製作出全麥麵包來食用,可幫助我們保持健康而有活力。
目前烘焙師在製作研究中發現將麩皮加入麵糰內製作出來的麵包,較普通麵包更適合老年人及兒童体質。當我們咀嚼一片全麥麵包時,除了吃到豐富麥麩纖維和高成份營養外,更可吃出小麥原來的麥香味道,如果在配方中添加一點糖蜜,則更具有良好的風味。
製作全麥麵包可用全部的全麥麵粉來製作。過去麵粉廠除非事先預定要求供全麥麵粉,否則很難買到,不過近年來專家發現麩皮對人體有助健康後,全麥麵粉才紛紛出現市面,不然的話過去烘焙師都以添加麩皮來製作全麥麵包。
用麩皮製作全麥麵包可得相同效果,因加麩皮必須再添加大量的高筋麵粉,才能作出麵包,這就相同於全麥麵粉。使用全部的全麥麵粉來製作麵包稱為100%全麥麵包,但因全麥麵粉筋度低,不易使麵包體積膨大,因此多數使用50%或50%以下的全麥麵粉,其餘應加足高筋麵粉一起製作。若加麩皮則用量以8~16%為適合,用量過多除非需要否則容易破壞麵筋的網狀結構,致使麵包彈性受到嚴重的傷害。
摘自現代麵包製作百科
製做全麥麵包時應注意的事項
1.中種醱酵法在第二次攪拌時因主麵糰內含有全麥麵粉,所以攪拌速度不宜太快,麵糰在攪至初步擴展階段即可停止,否則極易將麵筋打斷。 |
2.直接醱酵法在攪拌時速度也不宜太快,麵糰攪至捲起後達到初步擴展即可停止,否則麵筋容易攪斷。 |
3.全麥麵包攪拌後的麵糰多數較為黏手,且表面含有水份的感覺,待經過醱酵後此表面水份即可消失,因為全麥麵粉含有高量的麩皮,麩皮在攪拌時吸水較慢,故需經過醱酵才能將配方中水份吸收均勻。 |
4.麩皮麵包因麵糰中含有麩皮,經醱酵後麵糰性脆易碎裂,故無論手工或機器整形時均應留心,勿使麵糰表皮破裂,而影響到產品品質。 |
5.製作全麥麵包最後醱酵室濕度需要控制適當,如濕度不夠麵糰表面易乾燥結皮,影響麵糰進爐後的烤焙彈性及表皮顏色。 |
6.全麥麵包在最後醱酵時間不宜過久,一般在白麵包的四分之三程度即可進爐,如最後醱酵過久,頂部容易下陷,而且內部多孔穴。 |
7.烤焙全麥麵包最好使用蒸汽,以幫助麵包進爐後的烤焙彈性,如烤爐無蒸汽設備,可在麵包進爐前在麵包的表面刷一層清水,以助麵包膨脹並增加表皮顏色的光亮耀目。 |
摘自~穀研
相關資料~~台北植物園
相關資料~~台灣大學農藝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