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商榷--答张居里首先强调一下, 我从来没有说过音与调是性质相同的; 我要说的是在汉语中, 从辨 别语义的角度, 声调和声母及韵母具有相同的作用, 而在英语及其他印欧语言中声 调完全不具备这个地位, 这点您不会否认吧! 从这一角度出发, 在形式上把不同声 调的韵母看作不同的韵母, 不算太过大逆不道吧.我在上篇帖子里置疑什么才是汉字的“自然顺序”,这里引用您原贴的话 GL为HZ注yin'标diao远bu如PY简dan'直guan',作为排lie工具只有一gZMB顺序,其 结guo? 把HZd顺序搞得颠san'倒si. 我说汉字的排序完全是约定俗成,以前按笔划,现在大陆按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 在这篇文章里,您既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又把 “HZd顺序” 悄无声息地变成了“声 调的自然顺序”,这好像不是一种严肃的讨论问题的态度。 既然您把“HZd顺序”换成了“声调的顺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它吧。我之所以认 为拼音汉语词典的顺序不必拘泥于发音的顺序(当然包括声调的顺序),原因主要有 二:一、各拼音文字的词典排序都是以拼写的字母顺序为准的,象英语中发音相同 或相近、而拼写不同的词, 有可能分布在词典的不同地方,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二、 由于各拼音化方案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异拼,使得完全遵循发音顺序更加困难。以 您自己的方案为例(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引用您的异拼表中开头的一小部份,不知什 么原因,表示三、四声的符号显示不出): ai 14 1. 埃挨唉(哎)ai' 哀aii' 2. 癌ai" 挨aii" 皑aie" 3. 矮ai? 蔼aii? 4. 爱ai 碍隘aii 艾(姓)Ai an 10 1. 安鞍氨an' 谙ann’ 2. 3. 俺an? 4. 按案胺an 暗ann 岸ane ang 4 1. 肮ang' 2. 昂ang" 3. 4. 盎ang ao 11 1. 凹ao' 2. 熬敖鳌ao" 翱au" 3. 袄ao? 4. 奥澳懊ao 傲au 坳aw ba: 17 1. 八扒叭ba' 巴笆疤芭吧bah' 2. 拔跋ba" 3. 把靶ba? 4. 爸耙把ba 霸坝bah 假如按照您的方案,在您自己的词典(或者更符合您的观点,称为字典)中,第一声 的“哀”就得排在第二声的“癌”、“皑”、第三声的“矮”、第四声的‘爱’等 后面,您不是自己违反了自己要求别人遵循的‘声调的顺序’了吗?在其他几乎所 有的音节中都有类似的问题,引用您自己的原话,‘ 您自己的排列又是如此自相矛 盾, 怎么在方案里连个说明都没有?’ 不仅如此,第一声的‘ 谙’不但排在第三声的‘俺’、第四声的‘按案胺’后面, 甚至要排在完全不同韵母的‘昂肮盎’后面,再次引用您的原话,‘ 您自己的排 列又是如此自相矛盾, 怎么在方案里连个说明都没有?’ 关于分词连写,您可以说是网上少有的几个极力反对的人。您这么推崇现行的汉语 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可是提倡分词连写的,您为何又只字不提呢?予取予求, 未免太随便了点。不过这到与您的方案中,标调符号一会儿加上、一会儿又去掉的 做法到是一致的。您质问我为什么不分词连写?这就有点顶牛了。那么大家都是提倡 拼音化的,不还是在用汉字?在一件新事务还没成规则之前,我是主张遵循习惯的; 否则人人弄一个系统,这世界不乱了套才怪! 日本曾经做过调查:给人们阅读分别用三种形式书写的文章,一种全用假名,一种 全用汉字,另外一种即标准的汉字加假名。结果发现,人们阅读最后一种形式的文 章最顺,全用假名或汉字的,“完全找不到节奏感”。学过点日语的都知道,现代 日语中汉字仅用于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以及形容词、动词等实词的词干,形容 词的词尾和其他实词词尾的变化部份,以及主要起语法作用的大量的助词等,用假 名书写。这就在书面文字中自然地造成词与词的分隔,令人一目了然,用不着从上 下文去猜。顺便再提一下:您的“一语双文”是否也是这样汉字加字母呢?如果是 的话,我就无话可说了;只不过希望您再规范一些,因为您常常对同一个词,前面用 时是第一个字用汉字、第二个用拼音,后面再出现时又完全颠倒过来。这种随意的态 度不是书面文字之福。 我在回您的帖子里提过现代汉语中越来越多的多音节词,必须从整体上去理解、记 忆。这样在遇到不懂的词时,至少知道要到词典里去查“哪一个词”。其实在现代 汉语中多音节词并不局限于这类描述新概念的词汇;比方说大量的关联词,如 虽 然、但是、尽管、而且、即使、既然、然而 等等,也许您会去考证出为什么有这样 的两个字的搭配,但是现代人使用它们时难道不是从整体上理解它们、谁又会特别 在意为什么要使用这两个字的组合? 不过我到很佩服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过 语言这东西还是约定俗成的成份多,并不那么完全 “讲理 ”。假如您能说服大家 采用您的方法,我会很高兴地使用的。我在原帖子里就说:“如果能找到一套既准 确又"大致美观"的标调符号(您的标调符号确实影响拼音文字的美观, 很多人一开始 因此而生反感), 我并不一定反对.” 俗话说:“儿子是自己的好。” 这网上人人都能搞出一套自己的“方案”,结果是 互不买账。这样的后果,拼音化永远实现不了。我是搞自然科学的,对拼音化纯属 业余兴趣,也从没想过搞出自己的一套、有一天名垂青史。我只是想提一些自己的 想法和建议,在这个园地里跟大家讨论;有些意见本身也是受到别人观点的启发。我 提出的字母标调法,是因为已经有大量方案采用,想提一些意见来完善;例如选用来 标调的辅音字母应该尽量符合使用习惯,即它们原本就是可以不发音或基本上不发 音的;还有我在“对标点符号使用的几点建议”中提到的,就应该 可以适用于其他 的拼音化方案、系统中。希望大家都能提一些改善拼音文字可阅读性的具体建议, 为拼音化工程添砖加瓦。华文先生已经有了一套完全的拼音化方案,还包括词典。我 曾经建议他贴出来,让大家使用、比较,如果真是一个完备的案子,大家这就来大 力推广,拼音化不就迈出一大步!可惜华文先生一直没有答覆。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我们的争论告一段落。我也不打算回了。望见谅! 陶乐子 附张居里原文: 答陶乐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