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us 2C 試飛報告
會員
朱怡泰
01/23/2002

這架 Ventus 2C (3.6m) 是捷克製造
(PG), 載人飛機 (翼展 18m) 的 1/6 縮小版.
另外還有 3m 的版本 (載人飛機 15m 版縮小), 其實在國內都早有人飛過, 上市也好
幾年了, 並不算新的機種. 但是之前一直沒有看到有人對它加以介紹, 我就再來野
人獻曝一番, 希望能對有興趣的同好有所幫助.
基本規格
首先看看它的基本資料: 翼展 3.6 公尺,
翼面積 865 平方英吋, 展弦比 23.3
(真飛機 29.5), 完成重量約 3.0 公斤, 翼負荷 17.6 oz/sq ft. Airfoil 是
E203, 跟 HQ 系列類似, 略厚, 前緣比較圓, 下翼面後緣帶凹, 看來像是低速高升
力的設計. 它的控制面有升降舵, 方向舵, 副翼, 襟翼, 空氣煞車 (一個伺服機連
動), 另外也可自行安裝拖鉤釋放, 和選購收放起落架. 它的機翼材質是傳統保利
龍外覆樹皮的結構, 但是在保利龍和樹皮之間夾著一層碳纖維網補強, 因此機翼可
說相當堅固, 但是重量也較重 (一邊機翼重 800 公克). 另外也有全纖維版本.
產品完成度頗高, 只要裝上接收機、伺服機和一些連動裝置就差不多了.
使用的材
質不錯, 蒙皮也燙得很漂亮, 但是一些細部的設計和小配件就顯得不夠精緻. 聽說
有的人運氣不好還買到不良品. 捷克製造的產品向來就物美價廉, 但是精緻和嚴謹
程度總比不上德國大廠.
首航
第一次試飛在一月三日, 地點是北風場, 晴天,
風速約三級 (12 海浬/小時), 正
是首航的最佳狀況. 照例, 我趁著還沒把它刮傷、摔傷之前, 幫它拍些美美的照片
, 老婆則在一旁用V8 紀錄著這一架飛機只有一次的首航. 說真的, 初次試飛哪能
不緊張? 也不知道重心對不對, 也不知道尾翼的角度行不行, 控制量夠不夠, 飛機
會不會有什麼怪脾氣... 太多的變數可能出錯.

還好, 一出手之後, 這些疑慮就一掃而空. 操控上給我的第一印象,
就比以前常飛
的 HF DG-600 (2.7m) 紮實, 安定性好得多. 剛開始我還不敢飛慢, 保持著一定速
度, 但是就爬不高. 我想, 它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翼負荷又不輕, 爬升能力大概就
這樣了...? 後來操控比較有把握了, 我試著放慢速度, 飛機開始爬升. 它不像
DG-600 那種搭電梯式的扶搖直上, 但卻是穩定持續的爬升. 不知不覺, 也只剩一
個小點了. 嘿, 在北風場能爬到的高度也不過如此吧? 原來它的爬升能力並不差,
只是速度控制是個關鍵, 畢竟不是輕型的飛機, 爬升方式不太一樣.
趁著高度夠, 我試了一下它的失速反應. 感覺非常好,
失速的時候很溫和而漸進,
不會讓人措手不及. 即使進入螺旋也很快可以改出, 不會損失太多高度. 最令我印
象深刻的, 它可以飛得非常的慢, 機身保持著不可思議的大攻角飛行而不會失速,
而且操控反應仍然紮實穩定. 這種特性對我的 DG-600 而言, 簡直是難以想像. 可
以說, 它的低速特性, 令人非常放心.
接下來我作幾個俯衝, 試試它的高速反應. 這方面,
它的表現就平平. 感覺上高速
時能量似乎損失滿多的, 滾轉靈活度也不算好 (我加入襟翼混控, 也只覺得尚可程
度). 高速表現雖然還算一般水準, 但相較於 DG-600, 還是覺得不夠 "犀利".
降落算是非常容易, 一方面它穩定, 又可以飛得慢,
很好控制; 另一方面它的空氣
煞車效率極佳, 用過 Schempp-Hirth 型減速板的人大概絕不會懷念用副翼混控
(Spoileron) 的那種克難方式. 空氣煞車可說收放自如, 而且最重要的, 不會對操
控產生不良影響, 轉向、俯仰控制依然精確. Ventus 2C 的降落, 不論對飛的人或
看的人, 都是一種享受.
這次沒有飛很久, 因為有個主要問題有待解決,
那就是升降舵的虛位問題. 由於原
廠設計升降舵連桿是一條直通管, 長度長還要轉彎, 阻力很大, 造成俯仰控制無法
精確. 如果要真的好飛, 這個問題非得先解決不可.
虛位
按照一般製作高手的習慣, 這個問題大概非 "開刀"
不可, 不是改裝成 L 型連桿,
就是把升降舵伺服機改裝到尾翼去. 一方面我的技術還沒那麼到家, 一方面我也懶
得這麼大費周章. 於是自己想了個比較偷懶的方法. 我找了一條細長的鐵條, 一端
沾一點熱溶膠, 用打火機烤一下讓膠軟化, 然後伸進機身裡把升降舵連桿所有彎曲
或可能晃動的地方都固定起來, 讓連桿 (外管) 牢牢的固定在機艙內壁上. 沒想到
這招果然奏效, 連桿的活動順暢多了, 虛位雖然不算完全消除, 但是已經小到可接
受的程度, 連每一格的微調動作都看得出來. 熱溶膠還真是玻璃纖維機身的好朋友.
翡翠灣
第二次的試飛在一月15日. 這幾天天氣都鳥鳥的,
好不容易等到這天下午, 就那兩
三個小時在翡翠灣有一點點東北風. 真的是一點點, 大概只有一級 (小於 5 海浬/
小時), 飛行傘只能望天興嘆. 這樣也好, 我不會干擾到人家, 而且也想試試
Ventus 2C 在微弱氣流的功力. 曾經在翡翠灣無風的天氣用 DG-600 飛過熱氣流,
我知道這裡只要不是吹南風, 應該都有機會. 既然虛位的問題解決了, 它的低速穩
定性也令人放心, 我就放膽一試.

我試著朝幾個不同方向起飛, 如果高度維持不住就立刻轉回來朝上坡降落.
前兩次
隱約感覺到還盤得住, 但最後總是沒把握好而功虧一匱. 不過對它的穩定性已經感
到信心十足, 第三次朝著右手邊 (東方) 再飛遠一點, 果然讓我找到一股熱氣流.
我把速度盡量放慢, 很驚訝的看著這個又大又重的傢伙居然可以飛得比小 DG-600
還慢. 老婆照相也照得很輕鬆了, 因為速度實在夠慢. 有幾次不小心飛到失速, 但
是也很輕鬆, 若無其事似的改正了. 它以不可思議的低速度飛行, 緩緩盤旋著上升
, 旁邊飛行傘的朋友們似乎很無奈, 也驚訝的看著.
這時老鷹也出來湊熱鬧了, 奇怪早出來不就好了嗎?
難道它們也要我先幫它們試氣
流? 還好翡翠灣的老鷹還算友善, 可能早已習慣各種不同的飛行物在這裡同遊, 有
時沒人上去它們還會叫個不停, 好像在邀約我們. 我爬了一點高度, 開始加速衝場
, 想聽聽它的聲音. Ventus 2C 的聲音似乎比較低沉, 不像 DG-600 那麼高亢, 當
然也有可能是空氣比較潮濕的關係. 奇怪在這種微風的環境下, 它的高速表現似乎
又不差, 看不出有太大的能量損失, 難道是比較不耐強風、亂流, 像北風場那種環
境比較不適合它?
這時我對它的感覺, 正是反應精確, 操控自如.
玩得興起, 正想試點特技. 突然聽
到一陣急促的嗶嗶聲... 唉, 電池沒電了, 只好倉促降落, 草草結束. 可惜, 可惜.
這次試飛, 讓我體驗到它對微弱氣流的掌控能力.
說真的, 令人驚艷, 不亞於
DG-600, 甚至有些特性更加優越, 大出我意料之外. 接下來我希望能有機會找個好
氣流的日子, 跟 Multiplex DG-600 Evolution (3.6m) 作個全面性的比較. 因為
DG-600 EVO 可以說是國內 3.6 米像真機性能之王, 如能和它相提並論, 有一定的
指標意義.

Ventus 2C vs DG-600
Evolution
一月19日, 在北風場, 多雲, 風速約四級
(15~20 海浬/小時). 上升氣流雖然強勁
, 但是強風加上亂流吹得飛機歪七扭八, 很難控制. 後來我加上一點壓艙重量, 情
況就改善很多, 能量損失也減小許多. 我開始嘗試一些特技動作. Loop 沒有問題,
它的機翼看來很硬又堅固, 看不出被折彎的樣子, 不像小 DG-600 機翼軟趴趴的,
彎得嚇人. 側滾的時候, 加上襟翼混控靈活度還算不錯, 但是若沒有襟翼輔助光靠
副翼, 滾轉遲鈍得難以接受. 倒飛方向控制極不穩定, 可能是因為機翼屬於多重上
反角的設計, 平飛很穩, 倒飛就剛好相反了.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 俯仰控制相當敏
感. 當初看到升降舵的行程很小, 還很擔心不太夠用; 實際試飛的結果, 不但夠用
, 可能還太多. 我必須把行程再調小, 以免操控過度.
這天終於有機會跟 DG-600 EVO 比較.
首先我們一起爬升, 沒想到 Ventus 2C 爬
升能力不差, 爬升率竟比 DG-600 EVO還高. 接下來我們模擬繞杆競速, Ventus 2C
只能勉強跟著, 不讓距離拉開. 不過以這天的氣流狀況, 其實我還可以再加重一點
, 滑翔效率會更好, 可惜帶的鉛塊不夠, 不能作進一步的測試. 不過它的性能已經
超出我預期的好, 非常滿意了.
事後分析, 我的推論是, 像 E203 或 HQ
這種翼型, 厚度、曲率都大, 升力高, 阻
力也大, 適合承載較大的重量, 利用較大的慣性克服阻力. 而 DG-600 EVO 的翼型
相對之下就薄得多, 升力低, 但阻力也小. DG-600 EVO 重量很輕 (不到 2.9 公
斤), 翼面積又比 Ventus 2C 還大, 因此翼負荷極低, 就比較適合薄機翼的設計.
其實厚機翼只要重量調配得當, 效率並不差, 而且最大的好處是, 低速極穩定; 但
是要適時的加減鉛塊, 比較麻煩一點, 不像 DG-600 EVO, 幾乎任何情況都能立刻
適應.
DG-600 EVO 隨即作了幾個漂亮的特技動作,
甚至包括像倒飛衝場. 它的靈活度與
精確性, 是 Ventus 2C 望塵莫及的.
不過玩像真機有時候不是只追求性能, 否則選擇專門的競技機就好了.
有些時候,
造型等主觀因素也佔大部分. 在這方面, Ventus 2C 倒是覺不令人失望, 論外型,
它絕對能夠吸引人的目光, 特別是那對獨特的機翼.
結語
1. 材質: 佳. 細部品質: 普通.
2. 低速性能及穩定性: 極佳.
3. 爬升能力 (最低下降率): 極佳.
4. 滑降比: 極佳.
5. 高速性能及抗風性: 差. 加重後即佳.
6. 靈活度: 滾轉差 (加入襟翼混控尚可). 俯仰靈敏.
適合: 熱氣流、長距離越野飛行、精確降落.
不適合: 特技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