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墾丁
會員
朱怡泰
1/15/2002
朱怡泰(左)
和 范光毅(右)
雖然去年已經寫過墾丁遊記, 這次還是忍不住要和大家一起再次分享這個經驗,
因為已是完全
不同的感覺.
記得去年此時, 墾丁吹著 6-8 級強勁的落山風,
人都站不住. 這次卻不同, 我們在一月四日
中午抵達龍磐公園, 風和日麗, 風速大約二級, 非常舒適的天氣. 通常這種風速如果在北風場
應該是飛不動, 但是在這裡可不一定. 記得小黑告訴過我, 他們以前就在這種天氣狀況飛過,
四米的大飛機都可以飛成一個小點. 這次我們有電動滑翔機探路, 當然更可以放心. 結果
Elipsoid (2.7m) 回報: 沿海岸線附近有局部性的上升氣流分布, 而且一直到海面上都還有.
但是陵線高度以下沒有上升氣流, 陵線以上則上升氣流隨著高度增加而增強. 這些跡象看來都
是熱氣流的特徵, 這令我們相當興奮, 因為我們都嚐過了熱氣流的甜頭, 已經不太喜歡跟強風
對抗了. 由於風速不強, 以前陵線附近惱人的亂流也沒有了, 降落區的氣流也很穩定.
狀況確定了之後,
好友范光毅再也按捺不住, 抓起了他的 ASW28 (3m) 奮力一擲...
飛機以優雅的角度緩緩爬升. 由於這種熱氣流不是屬於猛暴型的,
操控上要有點技巧, 溫柔
一點, 勉強不得... 我的 DG600 (3.2m) 緊接著起飛
大約上到兩層樓高度以後, 上升氣流就變得持續而穩定.
飛機的姿態依然優雅, 但是上升的
速度極快, 一會兒功夫, 兩架飛機就變成兩個小點. 我們得很小心的盯著飛機, 因為一不注
意就很容易飛太遠看不見了.
獲得足夠的能量之後,
我們開始加快速度, 盡情的探索這片美麗的空域.
偶爾也玩點特技, 或是來幾個高速衝場, 娛樂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 這裡的衝場聲音真的是
很動聽. 從大老遠俯衝開始就可以聽到清脆的呼嘯聲, 到了接近的時候, 由於累積的速度很
大又沒有強風干擾, 聲勢只能以驚人來形容. 我們以 V8 拍攝下來, 這次衝場聲終於蓋過了
風聲, 也是我首次能夠將這個聲音紀錄下來, 是難得的珍貴紀錄.
後來風越來越小, 可是熱氣流卻越來越旺, 我們玩得都不想下來了.
但是在這裡降落真是一
種享受, 不玩玩可惜. 這裡有大片平坦空曠的草地, 又不用跟強風搏鬥, 才能真正體會到滑
翔機的降落是怎麼一回事. 有一次范光毅甚至著陸後還滑了 4-5 公尺才停下來 (沒有輪子).
我們一直玩到太陽快下山 (或者該說 "落海"?), 熱氣流逐漸消失, 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這裡的降落場地,
對北部同好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第二天(一月五日)本來要繼續趕路往東部去, 但是想到昨天的意猶未盡,
我們還是趁著上午
去玩了一下. 這天風速稍強, 大約三級風, 可是比起北風場的風還是溫柔多了. 此時斜坡風
伴隨熱氣流, 上升就十分強勁了. 我的 DG600 直接使用短翼展(翼端帆), 跟 ASW28 大玩特
技. 由於上升氣流強勁, 似乎有用不完的能量, 很多平常不敢作或是作不出來的動作, 此時
都可以輕易的完成.
中途還有老鷹出來湊熱鬧. 剛開始它只是好奇的跟著,
後來它的動作似乎越來越具侵略性,
為了避免先前有同好被擊落的憾事重演, 我們還是識相的離它遠一點. 這一天大部分拍的是
V8, 沒有拍什麼照片.
直到太座們提醒時間, 我們才不太甘願的收拾東西走人.
這樣的天氣, 這樣的場地和氣流,
豈是想要就遇得到? 實在應該多停留幾天.
回想這一年來, 我們的技術和設備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這次舊地重遊, 除了興奮, 也有一絲
懷念. 相較之下, 合歡山比較偏向一種征服與挑戰的快感, 而墾丁則是完全的放鬆與享受.
這裡是大飛機的表演舞台, 四米以上的大飛機在這裡將如魚得水. 希望有機會, 能安排更充
裕的時間, 和大家再一起來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