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摘

回目錄

墾丁墜毀記-強風起飛之再思
蔡進
2003.2.11

照片

冬天的墾丁等了一個週末竟還是吹南風(前一天天氣報告為東風三級),週日早上鋒面終於下來,但是立刻就是東北風五級,Frances擔心的表示風太強不要飛了,但是我想難得來墾丁飛,且墾丁的典型風速應該要適應一下,加上有Erick來幫忙及參觀,所以決定挑戰。我們三個人好不容易走到標示“崖邊危險請勿靠近“的起飛位置,因為風速已經壓縮到七級,斷崖外側應有十級風 (颱風?)! 原本請Erick幫忙擲出斷崖,但是攻角抓不到,機身翻轉了幾次,決定改為自己投擲,由Frances從背後抓住發射機,以免被風吹歪,無法投擲後立刻就手操縱。為了避免滑翔機被吹翻,通常我抓在重心附近,用負攻角慢慢頂著風,讓滑翔機推到斷崖外吃風,也就是定位在強勁而平穩的氣流區內,然後慢慢增加攻角,在得到些微升力的瞬間再用力投擲起飛。但是十級風太重到無法慢慢把滑翔機推出,只好改用估計攻角快速推出的方式。此時起飛後攻角過大而無法前進,瞬間垂直往上飛去,正當慶幸機身還能穩定情況時,我的眼鏡突然歪斜到看不清,因為兩隻手要抓住發射機而無法扶正眼鏡,因此滑翔機立刻退後且歪斜,而且在無法判斷正反面的情況下,瞬間就高速墜落在身邊,Blue Centro機身與機翼斷成三截,還差點就撞到Erick。


此次失事的直接原因雖然很可能是眼鏡過於鬆弛,且被Frances因拉住衣服而歪斜,但間接原因卻很多,值得大家探討改善:


1.視覺的防護︰對於斜坡強風下,尤其起飛瞬間所需反應極快,帶眼鏡的人應當加上耳掛鉤或防掉落鬆緊帶,以免被自己或周圍助手等外物碰掉,甚至強風吹歪,此外風速過大導致的流眼淚也須帶眼罩防護。


2.發射機的固定︰為了能單獨飛行或減少他人因不熟悉擲出起飛攻角的危險,發射機應當有固定的裝置,以免發射機因自己用力而翻轉,或被強風吹翻,或需要兩隻手抓住而無多餘的手可以處理其他狀況,例如眼睛的異物或障礙(眼鏡上的雨水或起霧)。


3.助手的起飛:如果有掉落斷崖的危險加上風速過強,或是助手不熟悉, 可能也無法在斷崖外吃風慢慢增加攻角,應該可以採用助跑一段距離,接近斷崖邊用力擲出的方式,讓飛機有足夠動能克服斷崖內的亂流,但也要先測試出手的區域亂流是否過大,及注意助手的安全。


4.自動儀器輔助:利用陀螺儀或自動飛行器來穩定機翼水平對於斷崖邊界的亂流應有抵抗的效果,但此點尚須驗證。


5.輔助起飛:利用較強的彈射器例如橡皮管或絞盤在斷崖內亂流較小的區域起飛,因在很快的時間可以獲得動能,也可在安全的斷崖後就得到足夠高度。但出手時仍注意要用力擲出。


6.選擇起飛點:斷崖的每處亂流程度不一,找出氣流最平順的區域。通常地形越不連續,亂流越大,尤其越硬的岩礁地形,有強大的局部亂流。


7.攻角的的決定:如果是性能機,能夠利用單手抓住主翼前的機身,使飛機順著氣流自然俯仰而降低起飛攻角(較大飛機需要雙手及助手扶平機翼)。(此點感謝曾華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