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三 五言律詩
090 唐玄宗 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
夫子何為者
栖栖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
宅即魯王宮
歎鳳嗟身否
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
當與夢時同
091 張九齡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092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093 駱賓王 在獄詠蟬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
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
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
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
!聲以動容,德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
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
,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
,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
真。吟喬樹之微風,韻資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
畏人知。僕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
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
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感而綴詩,貽諸知己
。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
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路蟬聲唱
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
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
094 杜審言 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
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
歸思欲霑巾
095 沈佺期 雜詩
聞道黃龍戍
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裡月
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
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
一為取龍城
096 宋之問 題大庾嶺北驛
陽月南飛雁
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
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
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
應見隴頭梅
097 王灣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098 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餘鐘磬音
099 岑參 寄左省杜拾遺
聯步趨丹陛
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
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
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
100 李白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
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挹清芬
101 李白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
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
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
102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遶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雲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103 李白 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
104 李白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
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
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
斯人不可聞
明朝挂帆席
楓葉落紛紛
105 杜甫 月夜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乾
106 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107 杜甫 春宿左省
花隱掖垣暮
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
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
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
數問夜如何
108 杜甫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問道歸鳳翔。
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此道昔歸順
西郊胡正繁
至今殘破膽
應有未招魂
近得歸京邑
移官豈至尊
無才日衰老
駐馬望千門
109 杜甫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
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110 杜甫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
投詩贈汨羅
111 杜甫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遠送從此別
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
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
三朝出入榮
將村獨歸處
寂寞養殘生
112 杜甫 別房太尉墓
他鄉復行役
駐馬別孤墳
近淚無乾土
低空有斷雲
對棋陪謝傅
把劍覓徐君
唯見林花落
鶯啼送客聞
113 杜甫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114 杜甫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115 王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
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
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
狂歌五柳前
116 王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117 王維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
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
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
歸來且閉關
118 王維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接海隅
白雲迴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119 王維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
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
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
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
漁歌入浦深
120 王維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
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
121 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
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
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
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
不敢倚先賢
122 王維 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
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
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
留醉與山翁
123 王維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
晚家南山陲
興來美獨往
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
談笑無還期
124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空有羨魚情
125 孟浩然 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
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字在
讀罷淚沾襟
126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臥愁春盡
開軒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
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
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
何惜醉流霞
127 孟浩然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
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
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
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
松月夜窗墟
128 孟浩然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129 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一丘嘗欲臥
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願
東林懷我師
黃金燃桂盡
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
聞蟬但益悲
130 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山暝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131 孟浩然 留別王侍御維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
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
知音世所稀
祗應守寂寞
還掩故園扉
132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
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
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
平海夕漫漫
133 劉長卿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古臺搖落後
秋日望鄉心
野寺人來少
雲峰水隔深
夕陽依舊壘
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
長江獨至今
134 劉常卿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流落征南將
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
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
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
日暮復何之
135 劉長卿 餞別王十一南遊
望君煙水闊
揮手淚霑巾
飛鳥沒何處
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
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136 劉長卿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一路經行處
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
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
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
相對亦忘言
137 劉長卿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
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
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
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
從今又幾年
138 錢起 送僧歸日本
上國隨緣住
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
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
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
萬里眼中明
139 錢起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泉壑帶茅茨
雲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後
山愛夕陽時
閒鷺棲常早
秋花落更遲
家童掃蘿徑
昨與故人期
140 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江漢曾為客
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
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
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
淮上對秋山
141 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冑
楚江微雨裡
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
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
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
沾襟比散絲
142 韓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長簟迎風早
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
心期臥亦賒
向來吟秀句
不覺已鳴鴉
143 劉脊虛 闕題
道由白雲盡
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
遠隋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
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
清輝照衣裳
144 戴叔倫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滿
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
翻疑夢裡逢
風枝驚暗鵲
露草覆寒蟲
羈旅長堪醉
相留畏曉鐘
145 盧綸 李端公
故關衰草遍
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雲外
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
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
風塵何處期
146 李益 喜見外弟又言別
十年離亂後
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
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
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幾重
147 司空曙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故人江海別
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
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
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
離杯惜共傳
148 司空曙 喜外弟盧綸見宿
靜夜四無鄰
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
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
愧君相訪頻
平生自有分
況是蔡家親
149 司空曙 賊平後送人北歸
世亂同南去
時清獨北還
他鄉生白髮
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
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
處處伴愁顏
150 劉禹錫 蜀先主廟
天地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
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
生兒不象賢
淒涼蜀故妓
來舞魏宮前
151 張籍 沒蕃故人
前年伐月支
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
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
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
天涯哭此時
152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153 杜牧 旅宿
旅館無良伴
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
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
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
門繫釣魚船
154 許渾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紅葉晚蕭蕭
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
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山迥
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
猶自夢漁樵
155 許渾 早秋
遙夜汎清瑟
西風生翠蘿
殘螢栖玉露
早雁拂銀河
高樹曉還密
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
自覺老煙波
156 李商隱 蟬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汎
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
157 李商隱 風雨
淒涼寶劍篇
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
青樓自管絃
新知遭薄俗
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
銷愁斗幾千
158 李商隱 落花
高閣客竟去
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
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
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
所得是沾衣
159 李商隱 涼思
客去波平檻
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
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
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
疑誤有新知
160 李商隱 北青蘿
殘陽西入崦
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
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
閑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裡
吾寧愛與憎
161 溫庭筠 送人東遊
荒戍落黃葉
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
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
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
樽酒慰離顏
162 馬戴 灞上秋居
灞原風雨定
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
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
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163 馬戴 楚江懷古
露氣寒光集
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
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
蒼山夾亂流
雲中君不見
竟夕自悲秋
164 張喬 書邊事
調角斷清秋
征人倚戍樓
春風對青塚
白日落梁州
大漠無兵阻
窮邊有客遊
蕃情似此水
長願向南流
165 崔塗 巴山道中除夜有懷
迢遞三巴路
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
孤獨異鄉春
漸與骨肉遠
轉於僮僕親
那堪正飄泊
明日歲華新
166 崔塗 孤雁
幾行歸塞盡
片影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
寒塘欲下遲
渚雲低暗渡
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
孤飛自可疑
167 杜荀鶴 春宮怨
早被嬋娟誤
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
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
相憶採芙蓉
168 韋莊 章臺夜思
清瑟怨遙夜
繞絃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
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
故人殊未來
鄉書不可寄
秋雁又南迴
169 僧皎然 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
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
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
欲去問西家
報到山中去
歸來每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