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song
(
譯自
POTATO 2000#4
)
曲子大部分都是為了演唱會發表而做的,利用拍戲或雜誌採訪的空檔來作曲,這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每次都是『不趕快完成不行了』的狀況(笑)。或許因為這樣精神集中力比較高,比較容易完成曲子。所以,和以前一樣,在家裡邊彈著吉他邊作曲。會聽自己以前作出來的曲子嗎?雖然重聽的機會很少,但當自己作曲時偶而會聽一些。能做出『My
Wish』這首歌的副歌對當時那樣的作曲經驗的我來說,好像滿令人意外的,剛開始作曲的人普通都是會從G調開始作,不是嗎?或許就是因為剛開始作曲,不知道,也不會去受限於種種的作曲原理,所以才能做到這樣,對那時的我來說,真的是超出水準了(笑)。
曲子我都是從副歌開始作的,只要副歌出來了,整首歌就容易完成了。每首歌副歌完成的時間都不同,就像之前的change,雖然是第一次作搖滾感覺的歌,但那首歌大約花了30分鐘,曲子和詞就都完成了。曲子的全體構成是主旋律,A段,B段,間奏,再來是一大段副歌,然後再一次副歌,類似這樣的普通結構的曲子。不過在將這首歌交給編曲老師時,也特別對老師說『希望這首歌到後半能越來越強烈,所以請將主副歌後的副歌作成普通的2倍長』。編曲完成之後,編曲老師幫我調整地加入了吉他的旋律和鼓的音色,那時才決定最後的旋律和歌詞。所以先抓出整首歌的外形,細節部分後來才來作,這就是我作曲的方式。
寫詞的時候,會先決定主題,常被問到『這是自己的親身經驗嗎?』,或許『把自己親身經驗的部分和創作部分結合起來而產生的作品』,這才是最正確的說法吧。雖然自己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世界寫進詞裡,但有時如果太脫離現實,寫的太過抽象,『到底詞裡想表達的是什麼呢?』,可能會讓聽歌的人不懂,所以歌詞裡也必須有些較容易瞭解的部分,
不過自己在作曲時,不太會因為去設想聽歌的人的狀況而影響到自己的作曲。說的清楚些,作曲完全都是自己的喜好,自己作出來的曲子應該就是在那時候自己很想作的。不過有些部分雖然因為自己的喜好問題而很想作改變,但又因為考慮到整首歌的協調感而必須忍耐下來。
今後想嘗試的曲風?……到現在為止嘗試過了抒情和搖滾的曲風,如果以後可以作首舞曲好像也不錯。不過不論如何,自由對我的創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就像剛才說過的change的副歌部分,如果一切都必須按照決定、設計好了的東西來走的話,那就有點太過無趣了。就好像常有人講『風格』,對我來說,我會想問:『何謂風格?』,如果太過強調所謂的風格,那所有作品,就會變成單一的形式了。與其這樣,還不如能夠多方面地嘗試做出不同風格的曲子。
2000.4.19